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和神经中的层粘连蛋白(LN)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及对行为学的影响阐释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和推拿组五组,后三组大鼠通过坐骨神经夹持造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推拿组大鼠每天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依次刺激大鼠损伤侧殷门、承山、阳陵泉;依次施行点法→拨法→揉法。观察肌肉萎缩情况;并对脊髓、神经损伤点两个关键部位进行形态学观察;对脊髓、神经损伤点处LN及MBP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与髓鞘修复之间的情况关系,综合分析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途径等。[结果]1腓肠肌湿重结果腓肠肌湿重: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大鼠患侧腓肠肌湿重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说明坐骨神经损伤后患侧腓肠肌营养障碍,失去神经支配,肌肉萎缩。治疗20次后,患侧的腓肠肌湿重有一定的改善,但与模型组还有差异(P<0.05)。说明推拿能够改善损伤后萎缩的肌肉。2形态学结果神经HE染色观察:造模7天,正常组,假手术组的结构完整,雪旺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的神经纤维紊乱,雪旺细胞凋死,轴索崩解;推拿组的雪旺细胞基本正常,轴索清晰,神经纤维排列基本正常。治疗20次后,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的神经纤维膨胀、散落,神经脱髓鞘、轴索崩散,髓鞘与轴索错杂形成卵圆体,雪旺细胞增殖。3免疫组化结果3.1脊髓中MBP的结果造模后七天,MBP在模型组表达最高,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20次,MBP在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表达最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意义(P<0.05);推拿组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意义(P>0.05)。3.2 神经中MBP的结果造模后七天,MBP在模型组表达最高,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20次,MBP在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表达最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意义(P<0.05); 推拿组MBP明显低于模型组MBP(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3.3 脊髓中LN的结果造模后七天,LN在模型组表达最高,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20次,LN在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意义(P<0.05),但在推拿组升高得最多,推拿组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都有意义(P<0.05)。3.4 神经中LN的结果造模后七天,LN在模型组表达最高,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意义(P<0.05);治疗20次,LN在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意义(P<0.05),但在推拿组升高得最多,推拿组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都有意义(P<0.05)。[结论]1推拿可以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肌肉挛缩的程度。2推拿可以保护神经元胞体、促进胶质细胞增生,减少髓鞘,轴突崩解,促进髓鞘、轴突再生,从而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3推拿可以提高脊髓、神经损伤点中LN表达,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也可以降低脊髓、神经损伤点中MBP表达,从而减少髓鞘的脱落,加快神经髓鞘修复进程,从而加快SNI修复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