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簇毛麦3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创制和鉴定及4VL染色体上醇溶蛋白亚基的物理定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2n=2x=14)是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之一,具有抗病、耐寒耐旱、分蘖能力强、蛋白质含量高等许多栽培小麦所需要的优良性状,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三级基因库。通过染色体工程手段培育的小麦-簇毛麦异附加(代换)系和易位系等远缘种质,是研究和利用外源优异基因的重要遗传材料。已有研究报道簇毛麦3V,4VL染色体上携带有很多潜在的优良基因,例如:抗眼斑病、抗全蚀病、抗梭条花叶病、耐盐性以及存在编码α-醇溶蛋白的位点等。为更好地发掘和利用簇毛麦3V、4VL染色体优异基因,本研究首先对一整套小麦-簇毛麦二体异附加系进行条锈病抗性鉴定,挖掘簇毛麦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并对此抗性基因进行染色体初定位;为精细定位簇毛麦3V和4VL染色体上的优异基因,利用中国春ph1b突变体和花粉辐射进一步诱导和创制涉及簇毛麦3V、4VL染色体不同片段大小的结构变异体;在自交或回交后代中,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涉及簇毛麦3V、4VL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体鉴定染色体身份;结合分子标记构建了簇毛麦3V和4VL染色体的物理图谱,物理定位簇毛麦4VL染色体上编码醇溶蛋白的基因,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通小麦-簇毛麦一套二体异附加系的条锈病抗性鉴定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对一套普通小麦-簇毛麦二体异附加系进行了苗期及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异附加系DA3V对小麦条锈病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推测簇毛麦3V染色体上可能携带抗小麦条锈病相关基因。2.普通小麦-簇毛麦3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创制与鉴定为了更加精细的定位簇毛麦3V染色体上的抗条锈病相关基因,首先利用染色体配对控制体系中国春ph1b突变体与小麦-簇毛麦二体异附加系DA3V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或回交,分别在自交和回交后代中利用分子标记筛选含有3V染色体且ph1bph1b纯合的植株,分别得到了 32株和3株只含有单条3V染色体且ph1bph1b纯合的植株;2018-2019年对上一代鉴定到的这35株的后代进行了发芽和移苗,结果共得到506个单株。为了加速涉及簇毛麦3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鉴定效率,利用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不同区段(端部、亚端部、近着丝粒区域)的5个分子标记(CINAU1242,CINAU1246,CINAU1239,CINAU1173,CINAU1156)对这 506 株植株进行了分子标记分析,共筛选到65株可能的重组交换单株。为了获得稳定的涉及簇毛麦3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2019-2020年对上一代筛选到的重组交换单株进行GISH/FISH分析,在[小麦-簇毛麦DA3V×CS ph1bph1b]337个F4和BC1F3单株中,共获得染色体结构变异体111份,主要有18种不同类型:包括4个大片段易位系,4个顶端易位系,2个纯合整臂易位系,2个端体易位系,其余6份为复杂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3.3V染色体细胞学物理图谱初步构建利用本实验前期开发的211对3V染色体特异的跨内含子IT分子标记对9份仅涉及3V染色体的单个结构变异体材料进行分子标记分析,根据标记在结构变异体中的扩增结果,将211个IT标记定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的9个区段上,初步构建了 3V染色体的细胞学物理图谱。4.利用CS ph1bph1b突变体和硬簇麦花粉辐射诱导普通小麦-簇毛麦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2018-2019年对[小麦-簇毛麦纯合整臂易位系T4VL·4DS(CSph1bph1b)×CS ph1bph1b]自交后代群体以及利用Co60-γ射线照射硬簇麦穗子与中国春的杂交自交后代进行GISH/FISH分析,共筛选到14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变异体,包括1个顶端易位系、2个纯合中间插入易位系、1个整臂易位系和4个缺失系,其余6份材料为复杂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5.4VL染色体细胞学物理图谱初步构建利用本实验前期开发的73对簇毛麦4VL染色体特异的IT标记对7份仅涉及簇毛麦4VL染色体的单个结构变异的材料进行标记分析,根据标记在结构变异体中的扩增结果,将73个IT标记定位于簇毛麦4VL的6个区段上,初步构建了 4VL染色体的物理图谱。6.α-醇溶蛋白的物理定位为了进一步定位簇毛麦4VL染色体上醇溶蛋白亚基的物理位置,首先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获得的涉及簇毛麦4VL染色体的14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变异体进行了分析,发现T4VL·4DS纯合整臂易位系(18SJJ3-14)和两份杂合顶端易位系(18SJJ59-7和18SJJ59-2)均能扩增出簇毛麦4VL染色体上的α-醇溶蛋白的特异条带,而其余结构变异体(两份纯合缺失和中间插入易位系)均无醇溶蛋白的特异条带。结合SDS-PAGE、细胞学以及分子标记结果最终将控制α-醇溶蛋白的基因定位于4VL顶端且位于标记CINAU1981和CINAU1232之间。根据簇毛麦参考基因组数据(未公布),该区段定位于簇毛麦4VL物理区段448Mb-483Mb 之间。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夏季湿热环境容易引起蛋鸡热应激,造成蛋鸡生产性能的降低,同时导致蛋品质受损,更严重者会造成蛋鸡死亡。竹醋液(bamboo vinegar,BV)具有抗氧化、促进生长、抗炎症、杀菌和除臭味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开发、农业种植、环境治理等领域。目前,国内对竹醋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种植业上,在家禽抗热应激上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在夏季湿热环境条件下,通过在海兰褐壳蛋鸡日粮和饮水中添加不
皖东牛主要分布于皖东丘陵地区,农户长期利用当地丰富的稻草、玉米秸、麦秸等农作物秸秆资源喂牛的传统,养成皖东牛耐粗饲的品种特性。能量是肉牛生长的第一限制性养分,饲粮配制所提供的能量供给和肉牛满足维持生长的能量需求之间能否准确切合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然则,尚因缺乏皖东牛能量需要量以及常用饲料有效能值等基础数据,在实际生产中,皖东牛的饲粮配制往往根据经验或是参照其他肉牛品种的饲养标准。因此,本研究以皖东
学位
禾谷镰刀菌不仅引起麦类赤霉病造成减产,而且还产生毒素污染谷粒危害人畜健康。因此,研究安全、高效可持续防治麦类赤霉病的理论与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国内外的麦类赤霉病防控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我国主要使用的是苯并咪唑类多菌灵杀菌剂。然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与用药剂量的增大,赤霉病菌在自然界已形成了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群体,以致一些地区化学防治失败。研究表明,镰刀菌的多菌灵受体β2-微管
禾谷镰孢茵(Fusarium graminearum)侵染小麦、大麦、水稻等多种禾谷类作物,造成穗腐病、赤霉病等多种植物病害,同时也是引起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物之一。使用化学农药和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农业生产中防控作物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然而,对化学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并且药剂的残留也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同时,植物病原菌的快速变异也会导致单一抗病品种易被病原菌克
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是亚洲国家茄科和葫芦科植物上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茄二十八星瓢虫对RNA干扰(RNAi)较为敏感,并且该虫的转录组已经获得,这些为研究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基因功能提供了必要条件。昆虫复眼由眼黄素单独着色或由眼黄素和蝶啶色素组合着色。这些色素主要存在于复眼的色素细胞中,它们保护感光细胞免受过量的散射光和紫外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