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毛麦相关论文
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对我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162份四川小麦品种(系)的55K SNP芯片数......
小麦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控小麦白粉病的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措施。挖掘和利用抗白粉病基因、解析......
随着小麦种植品种的逐步单一化,小麦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通过品种间杂交已很难在产量、抗性、适应性等重要性状改良上取得重大突破......
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2n=2x=14)是小麦二倍体野生近缘种之一,具有抗病、耐寒耐旱、分蘖能力强、蛋白质含量高等许多栽培小麦所需......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培育理想株型已......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病菌(Blur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发的真菌性病害。抗白粉病基因Pm21来自小麦近源物种簇毛麦(Hay......
小麦白粉病和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两大真菌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及品质。与化学防治相比,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
摘 要:簇毛麦是小麦的一个野生近缘种,抗病性、抗逆性强,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高,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为定位、转移和利用簇毛......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Bgt)引起的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呈现出日趋严重的状况,目前已成为我国小......
小麦野生近缘种属是普通小麦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簇毛麦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能力强,籽粒蛋白含量高,醇溶蛋白的分类、性......
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P.Candary,syn.Haynaldia villosa Schur)是小麦的近缘种属,含有多种有益基因。Pm97033是小麦-簇毛麦T6......
小麦白粉病是由小麦白粉病菌(Blur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发的真菌性病害,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小麦生产中危害日趋严重的......
1.以普通小麦中国春、中国春-簇毛麦二体附加系以及不同来源的簇毛麦为材料,用1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2.在对OPF02进行......
病虫害、不良外界环境等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小麦对病虫及逆境的抗性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小麦近缘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是普通小麦的亲缘物种,抗白粉病、黄花叶病、眼斑病、全蚀病、锈病等多种病害,具有分蘖能力强、密穗......
小麦白粉病是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野生型簇毛麦携带有白粉病抗性强、抗谱广的Pm21基因,对Pm21基因及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
本研究综合利用根尖细胞(root tip cell,RTC)染色体Giemsa C-分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ollen mother cell metaphaseⅠ,PMC ......
普通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92R137由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培育,携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条锈病基因Yr26,正在小麦育种......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抗病虫害、耐盐碱、耐贫瘠、抗寒以及高蛋白质含量等基因资源,通过染色体操纵将这些有益基因导入普......
由专性寄生真菌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小麦生产中危害日趋严重的病害之一......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2n=14, VV)为一年生异花授粉草本植物,是小麦的野生近缘物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区,对白粉病......
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2n=14,VV)是一年生异花授粉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区,是小麦的野生近缘物种,抗多种小......
燕麦(Avena L)属禾本科(Gramineae)燕麦族(Aveneae Dumort)燕麦属(Avena L),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很高的粮食饲料兼用型作物。节节麦(......
近年来,由于小麦种内遗传资源日趋贫乏,严重影响小麦品种的改良。而小麦的异源种、属含有许多与丰产、优质、抗病、抗逆等有关的优良......
[目的]本文旨在使用Mate&PlateTM技术构建簇毛麦受白粉菌诱导的酵母双杂交文库,鉴定正向调节小麦白粉病抗性的簇毛麦E3泛素连接酶......
簇毛麦属(Dasypyrum,又称Haynaldia)在植物分类上属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的小麦亚族(Triticinae),是小麦的近缘属之......
簇毛麦属(Dasypyrum ,又称Haynaldia)在植物分类上属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的小麦亚族(Triticinae),是小麦的近缘属......
簇毛麦与感白粉病小麦杂交而获得的具有簇毛麦V染色体或V染色体短臂(VS)的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6A/6V)、易位系(6DL/6VS)强抗......
为了挖掘小麦近缘禾草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 L.,2x)的优质谷蛋白基因资源,利用基因组PCR技术,从簇毛麦基因组中克隆了2个高分......
由于病虫害、逆境等不利因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提高对病虫和逆境的抗性已成为目前小麦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簇毛......
[目的]为进一步利用簇毛麦2V染色体上的有益基因,为小麦育种提供新种质。[方法]通过普通小麦-簇毛麦2V(2D)二体代换系(DS2V)与普通......
为了给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依据,用T4DL.4VS易位系与来源于不同生态区的5个小麦品种郑麦9023、周98......
期刊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以簇毛麦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小麦,选......
传统的小麦人工栽培了几千年,生产水平与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体质”和“抵抗力”反而变弱了.为小麦找个“远房亲戚”来联姻,既提......
小麦6VS·6DL易位系Pm97033和6VS·6AL易位系92R137中的6VS染色体臂来自不同的簇毛麦种质,均表现良好的白粉病抗性,本研究利用分子......
利用根尖细胞(RT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染色体C分带和以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基因组DNA及以地高辛标......
通过白粉病抗性鉴定、生化标记及分子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方法,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胚培养组合T240 (普通小麦×小麦-簇毛......
内江市农科院参加完成的“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项目喜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2000年国家科技奖颁发以......
用中国春phlb突变体(C.S phibphlb)与普通小麦一簇毛麦6V(6A)异代换系(Sub.6V)杂交,再用phib突变体与F1回交,在高配对植株中筛选出一个6V染色体发生变化的植株,编号为LV02。用染色......
在小麦背景中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具有优先传递的作用。当离果山羊草3C染色体处于单体状态时会导致后代不含有杀配子染色体的配子中......
期刊
通过白粉病抗性鉴定、生化标记及分子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方法,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胚培养组合T240 (普通小麦×小麦-簇毛......
从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 Schur.)组合CA9211/RW15(6D/6V异代换系)幼胚培养SC2后代中,用原位杂交方法鉴定出T240-6为6VS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