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反应论,作为“动态对等”的解释被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分歧和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读者反应论是否可以被看作一种翻译评价标准?这也是翻译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论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读者反应论的误读和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本文针对此争论,结合哲学中的效用理论,提出了翻译效用观,并分析了翻译标准与翻译效用之间的差异,为解释因读者反应论引起的争论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从翻译界对读者反应论产生的争论来看,不难发现人们在该理论的认识和应用上存在单一性和局限性。本文将读者反应论和翻译主体性结合起来,提出翻译二元主体性,一方面拓展了对读者反应论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对翻译主体性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讨论。
翻译效用是从哲学中的“效用”一词引申而来,笔者将其引入到翻译中,意指翻译活动和翻译文本给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其核心在于强调翻译文本本身对读者产生的意义和作用,与译本是否忠实于原文无关,这是翻译效用与翻译标准的区别所在(翻译标准始终脱离不了与原文文本的比较)。对于特定时期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文本,翻译标准似乎显得爱莫能助,如:林纾的翻译,在翻译标准下,他的确算不上是位称职的翻译家,然而,林纾以及同时代的翻译者,受爱国情怀的驱使而进行翻译工作,他们的翻译活动、翻译文本给当时的读者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意义,从这种意义上说,林纾以及同时代的译者又是伟大的翻译家,这种看似矛盾的复合体,翻译标准就显得无能为力,但以读者反应论作为理论支撑,借助翻译效用这一概念可以解释这种矛盾现象。翻译效用区别于翻译标准,这也弥补了翻译标准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翻译的主体性研究兴起于上世纪末,对于谁是翻译研究的主体,也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整体上看,翻译主体及主体性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以作者为中心的主体性研究,议译者为中心的主体性研究和以读者为中心的主体性研究,以及后来将所有与翻译相关的因素都看作是翻译主体的研究。但无论是单一的主体性研究(前三种)还是多元的主体性研究都显得片面和偏激,单一的主体性研究割裂了翻译活动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将对话的双方割裂开来;而多元主体性研究将所有影响翻译的因素都看作是翻译主体,这种意义下的多元无异于无主体研究,二者是从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本文以读者反应论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翻译的二元主体性(译者与读者)。一方面避免了将翻译活动中的对话关系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又能凸显翻译活动中的真正主体身份。从翻译的产生来看,它出现于原作之后,所以作者并未参与到翻译活动之中,真正在这过程中起作用的只有译者和读者。译者作为中介身份,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挖掘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之意,同时也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情趣。因为读者的欣赏和反应才是翻译活动的终结,也就是说,完整的翻译活动离不开读者的参与与评价,读者在阅读译本时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融入进去,产生情感共鸣和意义共鸣,译作才得以真正完成。读者反应论为此提供了论证依据。这既是为读者反应论开辟了一条新的认识和理解途径,同时也对翻译主体性研究做了新的阐释。
本文一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论文结构。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回顾并总结国内外关于读者反应论的相关研究,以及本文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关联。
第三部分从翻译效用角度重新阐释了读者反应论的理解和应用意义。
第四部分从翻译二元主体性视角重塑读者反应论的理解和应用意义。
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全文,概述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和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