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6月-6岁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瞳孔、瞳距、眼位进行检查和统计分析,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和瞳孔、瞳距、眼位等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屈光、瞳孔、瞳距生长发育规律,为儿童早期视力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使用VS100型号伟伦视力筛查仪对衡阳市6月-6岁1200例(2400眼)儿童进行筛查,检测屈光状态、瞳孔和瞳距大小、凝视时眼位状态;同时对被检儿童家长进行被检儿童出生地、居住地、父母屈光状况等情况的问卷调查,把被检儿童按照6月-1岁、1岁-2岁、2岁-3岁、3岁-4岁、4岁-5岁、5岁-6岁分为I-VI组,将筛查结果与问卷内容统一收集整理,并对数据进行整体和分组统计学分析。结果:1、I组球镜为(0.7±0.67 DS),柱镜为(-0.99±0.73 DC),等效球镜为(0.21±0.60 DS);II组球镜为(0.66±0.67 DS),柱镜为(-0.78±0.55 DC),等效球镜为(0.28±0.58 DS);III组球镜为(0.87±0.79 DS),柱镜为(-0.87±0.63 DC),等效球镜为(0.43±0.73 DS);IV组年龄段球镜为(0.91±0.81 DS),柱镜为(-1.15±0.95 DC),等效球镜为(0.33±0.78 DS);V组球镜为(1.01±1.24 DS),柱镜为(-1.25±1.07 DC),等效球镜为(0.38±1.17 DS);VI组球镜为(1.25±1.55DS),柱镜为(-1.36±1.18 DC),等效球镜为(0.58±1.52 DS);学龄前儿童远视储备不足;各年龄段球镜、等效球镜与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水平低于女性;2、随年龄的增长,球镜异常、柱镜异常、球镜和柱镜均异常的比例逐渐增加;各年龄段均以柱镜异常为主;球镜异常率与父母遗传史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屈光不正类型中,单纯近视35眼,单纯远视27眼,单纯远视散光0眼,复性远视散光475眼,单纯近视散光121眼,复性近视散光102眼;混合散光860眼,各年龄段均以混合散光、复性远视散光为主;屈光不正不同类型与性别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17.969,P=0.003,P<0.05);4、I组-VI组屈光不正中,低度混合散光异常率为34.54%、异常眼829眼;中度混合散光异常率为1.29%、异常眼31眼;高度混合散光为0眼;低度远视异常率为19.04%、异常眼457眼;中度远视异常率为1.62%,异常眼39眼;高度远视异常率为0.25%、异常眼6眼;低度近视异常率为5.29%、异常眼127眼;中度近视异常率为0.33%、异常眼8眼;高度近视异常率为0.04%、异常眼1眼;5、各年龄组均以顺规散光为主;年龄和散光轴向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屈光参差中,I组-II组、IV组-V组主要为柱镜屈光参差;III组主要为球镜屈光参差;VI组球镜屈光参差和柱镜屈光参差两者所占比例相同。7、I组-VI组右眼凝视X轴为正值,左眼凝视X轴为负值,左右眼凝视Y值皆为负值;8、I组、II组、III组、IV组、V组、VI组瞳孔大小分别为(4.81±0.58)mm、(4.96±0.67)mm、(5.28±0.76)mm、(5.31±0.9)mm、(5.7±0.86)mm、(5.69±0.84)mm;9、I组年龄段瞳距为(44.99±2.75)mm、II组瞳距为(46.85±2.99)mm、III组瞳距为(49.29±3.13)mm、IV组瞳距为(50.44±3.64)mm、V组瞳距为(50.44±3.64)mm、VI组瞳距(54.2±3.37)mm;结论:1、6月-6岁儿童球镜呈远视状态,散光呈近视状态,低龄儿童远视储备不足;2、6月-6岁儿童屈光不正以混合散光为主,其次为复性远视散光;各年龄组均以顺规散光为主;3、6月-6岁学龄前儿童呈不同程度的内斜,但大部分儿童均处于正常凝视状态。4、瞳孔大小、瞳距随年龄增加而增加。5、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异常率高,学龄前视力筛查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