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材料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作锂电负极的储锂性能和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作为高效率可充电电池,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要移动电源。如今,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的现代锂离子电池要求高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但是,由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有限以及广泛采用的商用石墨材料倍率性能较差,它们几乎无法满足现如今人们的要求。为了打破石墨负极本身的这些限制,必须开发新的负极材料。有机电极材料因其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友好、低能耗、柔韧性好且结构可控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具备发展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的潜力。本文中以有机储能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研究了有机化合物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通过现代光谱学技术和电化学测试技术探究了其储锂机制,研究了高功率、高比容、长寿命锂离子电池负极。另一方面,在有机材料作负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机材料与无机石墨复合负极的研究。主要进行了如下几项研究:(1)有机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储锂机制研究内容主要是将有机小分子均苯四甲酸酐(PMDA)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储锂机制。均苯四甲酸酐负极在30 mAg-1时可逆地提供1472.2 mAhg-1的容量。即使在30Ag-1的极高电流下,电极仍保持562.7mAhg-1。在150mAg-1充电和600 mAg-1放电的电化学循环中,几乎没有观察到容量损失。均苯四酸酐负极的良好电化学性能是由于其优异的锂电导率能力以及其在电极上形成的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促成的。(2)有机与无机石墨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储锂机制我们制备的衣康酸/石墨复合电极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与传统的石墨负极相比,复合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大大提高。在相对于Li/Li+的0.01-3.0 V电压范围内,在25 mA g-1下可获得571 mAhg-1的高比容量,并在10Ag-1下保持96.8%的容量。在电流密度100mA g-1充电/200mA g-1放电下经过200个循环后,可逆容量仍高达693 mAh g-1。在相对于Li/Li+的0.01-1.5 V电压下,它仍可提供460mAhg-1的比容量,高于石墨的理论容量(372 mAh g-1)。衣康酸和石墨的可逆锂化/脱锂过程贡献了高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及其衣康酸本身的缓冲性与优异的锂存储能力有关。在有机无机复合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马来酸-石墨-高纯石墨稀的多重复合,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效,各项电化学性能有所提升,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指出另一个方向。
其他文献
钯和铑是重要的贵金属元素,它们理化性质独特,被应用于诸多领域,因此研究其分离富集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基础上,结合了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好、制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学校选择内迁以继续进行教育事业。在抗战初期的所有高校中,国立中央大学是内迁得最为彻底和成功的。1937年12月1日,中央大学正式在重庆沙坪坝开学。内迁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及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拥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始终未能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的飞跃和提升。高校中的相关科技成果
在实际生活或工作场景中,房间内部的环境需求(温度、CO2浓度等)往往会表现出空间局部性、个性化差异性以及区域可变性。主要表现为:1)建筑空间内部的人员活动区域往往集中在某
为解决灵新煤矿因煤炭开采产生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减少矿井水资源的流失,实现保水采煤,利用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在矿井采空区进行储水,使用人工挡水坝体与保护煤柱连接,形成封闭
本论文以辽西北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苹果或红薯单作系统为对照,研究果农间作生态系统生长指标变化特征,揭示果农间作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效
中红外与远红外波段作为最后一个开发的太阳物理观测窗口,包含着诸多新的研究价值。然而,红外天文的研究在其背景噪声和探测目标方面存在很大的特殊性,尤其是对太阳的红外波
褶皱-冲断带形成演化过程中各主控因素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但侧向摩擦力这一因素却很少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侧向摩擦力方向对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有着明显的影响。然而由于缺
目的:通过给SD大鼠灌服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 e,ANIT)建立亚急性胆汁淤积症模型,并探讨鼠李糖乳杆菌GG(ATC C 53103)对其肝功能保护胆汁淤积症幼鼠和抗
B族维生素(VB)是多种水溶性型维生素的通称,作为辅酶因子参与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生长因子。然而,近年来基因组学和生化分析证据表明,许多微生物尽管含有某类维生素依赖性的酶,却由于基因的缺失并不能从头合成该类维生素。这些缺陷型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或生态功能必需依靠外源的维生素或相近的前体分子。因此,不同微生物之间可能凭借维生素的种间传递而建立相互作用关系,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形成与功能发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