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是由于胃粘膜的防御功能减弱和攻击因子增强而导致溃疡的形成,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胃溃疡主要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以及胃酸分泌过多等引起。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吞酸”、“吐血”、“便血”等范畴。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常伴有嗳气、泛酸、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容易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等。“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对胃与睡眠关系的论述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期,在《素问·逆调论》云:“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因此,从胃与睡眠相关性的认识探讨二者在发病中的相关机制尤为重要。“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疗法具有调和阴阳、通经活络、调整气机等作用,研究证明针灸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神经递质及相关激素的分泌,增强机体抗应激性损伤的能力,从而达到防治应激性疾病的作用。针灸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手段的调整作用,对胃溃疡的粘膜损伤在达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对胃溃疡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目的:通过建立大鼠乙醇型胃溃疡(alcoholic ulcer, AU)模型为研究对象,针刺治疗为干预手段,以模型大鼠的睡眠时间,行为学,胃粘膜组织形态学,下丘脑中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8)含量为观察指标,探讨针刺对A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睡眠的影响,初步探讨胃溃疡与睡眠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为经典理论“胃不和则卧不安”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每组8只。采用乙醇灌胃造模法复制胃溃疡模型。腧穴选择中脘、足三里、照海、申脉。疗程结束后,测定大鼠自主活动量,溃疡灶大小,计算溃疡指数,睡眠时间,并测定下丘脑中CCK-8含量。结果:1.旷场实验: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与治疗各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2.溃疡指数: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与治疗Ⅰ组和治疗Ⅲ组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和治疗Ⅱ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睡眠时间: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与治疗Ⅲ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与治疗Ⅰ、Ⅱ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4.CCK-8含量: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与治疗各组比较,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治疗Ⅲ组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与治疗Ⅰ、Ⅱ组相比,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表明:①针刺对乙醇应激引起的大鼠兴奋有改善作用。②胃溃疡对大鼠的睡眠时间有影响,针刺治疗后可显著延长大鼠睡眠时间。③针刺能减少AU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促进粘膜修复作用。④针刺可降低CCK—8的含量,可能通过降低CCK-8的含量而起到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针刺对AU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大鼠胃溃疡发病时对睡眠时间有一定影响,针刺可能通过降低CCK-8的含量而起到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