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为人类一种高尚的精神产物,往往彰显着创作者的精神理想、思维方式以及心理现实。因此,本文旨在将王小波文字的思想渊源、精神特质以及心理背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照。本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它们分别从宽容的理性情操、高尚的喜剧精神、“王二”式的精神姿态、狂欢飞扬生活的深沉背景几个方面探讨王小波宽阔深邃的精神价值世界,以期尽量全面地把握王小波独特的精神意义。 首先,谈谈王小波创作的一种整体思路,也就是很多评论家提到过的所谓英美经验主义的理性哲学,这无疑是其一个重要的思想渊源所在。由此,王小波的文字天然地具备了一种顽固的客观精神,一种宽容的理性情操,并自觉地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观念使命进行了一场欢天喜地的逃离。 接下来要谈到的,是王小波精神价值世界的另一个方面,那是一种令人仰望的高尚的喜剧精神,这种精神有三个显著之处,即想象、趣味和诗意。王小波以细致入微、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在司空见惯的生存现实之上设计出一个新锐的精神价值空间,在那里建设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精神理想、行为准则的重新思索与辨别。同时,他对趣味的尊重和恪守,探索与追逐,对细节的极端想象、捕捉,以及字里行间昏天黑地漫溢的诗情画意,无不保存着孩童般的天真、优雅。 在本论文的第三部分,讲到王小波笔下惯常出现的一个群落—“王二”们的精神姿态。他们性情中任性、偏执、天真、自由的儿童品质,使他们具备了一种放纵奇异的思维方式,一种对待世界的特殊姿态,一种人生体验的奇特感觉。它巧妙地将儿童眼光所独具的好奇、开放性,同经验理性的冷静、宽容结合起来。在他们的思想世界中,儿童的顽皮率真和成人的理智严谨取得了并行不悖的效果,不再只受单一道德标准的制约。在他们那里,人的道德自律,也就是在于正视自己纯粹、自然的精神价值,并珍惜那种童真的感悟方式。从而能够在生活的艰难和挫折、苍白和荒谬中,寻找到某种意义,寻找到一种正面的东西。 在论文的最后一个章节,着重论述王小波文字中狂欢飞扬生活的深沉心理背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眉飞色舞的纸上狂欢,想象力的自由与轻灵,无不充分展示着他飞扬的才情,但如果就此认为王小波仅仅是凭灵感与才情信笔所至,那就流于浅薄了。事实上,在他那里,所谓欢乐是带着沉重心理背景的,轻盈背后,并未完全脱离现实的重负。无论是特殊年代的道德理想主义还是巨大而虚无的乌托邦想象,都是他呈现的轻逸世界背后,那沉重难堪的思想背景和荒谬苍白的心理现实。或许,叙述姿态的轻盈舒展终究难以抵挡历史和现实的沉重压迫。在我们享受王小波的文本谐趣同时,也在体验着某种深刻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