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试验模态分析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OU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采用三维编织技术织造的三维纤维编织物(又称三维预成形件)所增强的复合材料。三维编织物结构具有整体性的优点,使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克服了传统层合复合材层间性能差、冲击韧性弱和损伤容限低的缺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显著地提高了强度和刚度,具有优良的抗损坏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抗冲击性能和耐烧蚀性能等。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等高科技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受到高度的关注。   首先本文设计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悬臂梁模态试验,根据采样定律确定采样频率,参照声学材料阻尼性能的弯曲共振试验方法及阻尼材料阻尼性能测试方法对不同细观结构的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试片进行了模态试验。   其次研究了试验结果,分析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对其振动性能的影响。纤维体积含量相同时,随着表面编织角的增大,编织复合材料的固有频率减小,阻尼比增大。传递函数幅频曲线对应的峰值降低,加速度衰减曲线相应的振幅减小,衰减速度变快。相同表面编织角条件下,随着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大,编织复合材料的固有频率增大,阻尼比减小。传递函数幅频曲线对应的峰值变高,加速度衰减曲线的振幅变大,衰减速度变缓慢。   接着对相同纤维体积含量和相同纤维取向角度的层合复合材料和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振动模态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两种材料随着纤维体积含量值的增加,固有频率变大,阻尼比变小;两种材料随着纤维取向角度的增加,固有频率减小,阻尼比增加。相同纤维体积含量和相同纤维取向角度的情况下,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所有阶次的固有频率要远大于同阶次的层合复合材料,前两阶阻尼比小于层合复合材料,第三阶阻尼比在不同的结构下,情况不一样。   最后对比分析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得到了不同编织结构下,固有频率,阻尼比的变化规律。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了三维编织细观结构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模态振动参数影响的规律,对比了层合复合材料和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和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振动性能的差异,为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研制过程中的工艺选择、性能设计、结构优化等提供了有利的分析手段。
其他文献
过去是党管干部,现在提出党管人才。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人才问题越来越重要。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牵扯整个国家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才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人才工
【Abstract】Stuart Hall’s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is perhaps an outstanding publication in search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cultural studies.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se the h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加,行车安全及舒适性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摩擦材料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制动性能,具有制动平稳、噪音小、不伤盘及环保等良好性能的
期刊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不同花生抗旱品种叶片气孔开度和相对含水量变化,分析了AhNCED1基因和AhNCED1蛋白进行表达情况,发现水分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气孔开度降低,叶片A
运用MATLAB软件模拟了含硫化铁结核工况下的采煤机滚筒瞬时负载及牵引部负载,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了其动态载荷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煤机截割部的动态负载特性及采煤
在工业零件的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中,点云数据特征提取是模型重建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数字扫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点云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逆向工程、模
综合评价是指将评价对象的多个方面的信息加以汇聚,从整体上以定量形式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水平与次序的过程。综合评价技术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教育
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提出的到2030年全球消除丙型肝炎(丙肝)的目标,2019年11月,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四大肝病学会共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发起
期刊
气动高速开关阀在PWM工作模式下的比例控制特性,使其具有了替代价格高昂的气动比例伺服阀,用于实现低成本伺服控制的可能性。超磁致伸缩材料,拥有响应速度快、输出力大、并可在低磁场强度下动作等优点,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开关阀的频响。本文首次把超磁致伸缩材料引入气动高速开关阀中,提出了具有新结构的设计方案,并对该类高速开关阀所具有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首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