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云南石林、寻甸两个不同生态区,以当地主要前作油菜、小麦、大麦、绿肥和冬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个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茬口的土壤养分现状,评价了不同烤烟种植区适宜于烟草的前作类型。试验结果表明:1.前作对寻甸烤烟的生长、SPAD值、产量、产值均无显著影响,而对石林点烤烟生长中后期的株高、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绿肥前作的前述之项指标均较高;从烤烟内在化学品质看,绿肥和冬闲处理还原糖含量较低,烟碱和总氮含量高,小麦、大麦、油菜前作的烤烟内在品质较好,评吸指标以小麦最好,油菜石林点较好,寻甸点较差。2.烤烟前作选择作物覆盖较冬闲养地,改善烟株中后期土壤微生物状况,增加茬口土壤pH、有机质含量,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则比冬闲处理低,茬口土壤碱解氮含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绿肥、小麦前作处理在烤烟生长中后期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多,真菌数量较少。前作油菜对烟株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影响不明显,大麦、冬闲前作在烤烟打顶时土壤真菌数量最多。茬口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两试验地有不同表现,石林点油菜、小麦前作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大麦、绿肥前作,与冬闲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寻甸点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3.烤烟季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前期以小麦、大麦、油菜前作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大于绿肥、冬闲处理,硝态氮均以绿肥、冬闲较高,此时根际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各处理间差别不明显;随烟株生长小麦前作根际土壤氮素含量明显较低,到烟株打顶时及上部烟叶采烤时寻甸点根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显著低于绿肥、冬闲前作,导致土壤后期供氮不足,影响烟株干物重及氮素吸收量;烟株根际土壤pH寻甸点至上部烟叶采收结束后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石林点除小麦前作降低外,其它处理均增高;绿肥还田后随烟株生长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改善土壤中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冬闲前作根际土壤有机碳无明显变化。4.不同前作影响下,烟株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在烟株移栽后55~65d。烟株移栽后63d,各处理干物质累积量以绿肥>冬闲>大麦>油菜>小麦,不同前作对烟株前期氮、磷、钾吸收量影响不大,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前作绿肥、冬闲后期土壤氮素含量较高,烟株氮素吸收量较大,烟叶难于脱肥,烤后烟叶烟碱含量高,可溶性糖降低,烟叶品质下降。5.根据本试验研究结果结合两试验地气候类型得出:油菜为石林烟区轮作中较好的前作,寻甸以小麦好于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