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它的成本低廉,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等优点。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涤纶生产、使用国,但存在着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等问题。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聚酯纤维正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远红外涤纶是一种在涤纶纤维中添加能吸收外界热能并辐射远红外线的吸收剂而制得的纤维。目前应用最广的远红外剂是无机粉体,其辐射的远红外线能提升体感温度,并能够渗透到皮肤深层、促进血液循环,达到保温、保健的多重功能。在人们日益追求身体健康的今天,远红外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为了使远红外发射频谱更宽,常常需要将多种无机物复合以实现较好的远红外发射功能。本文研究了煅烧温度对原子尺度复合的金属氧化物(mixed metal oxide, MMO)的影响,确定了在700℃下对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进行煅烧,制得的MMO所含杂质较少且吸湿性能较低。将镁铝复合氧化物与二氧化硅、二氧化锆按照一定比例复配,作为远红外添加剂。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对远红外剂的粒径及分布的影响。使用湿法研磨加工60分钟,制得了分散均匀、粒径500nm左右的远红外剂。采用干法研磨及改性一步法工艺加工5小时得到多种氧化物较均匀的复合粉体,用气流粉碎二次加工后制得粒径350nm的远红外剂。在非水介质中,使用2~4wt%的钛酸酯偶联剂对远红外剂进行改性,可抑制复合金属氧化物的记忆效应,增加远红外剂与聚酯的相容性。采用母粒法制备了远红外剂含量为10wt%的远红外聚酯切片,通过研究远红外剂的含水量、在聚酯切片中的分布、滤压性能确定了远红外聚酯切片的制备工艺。研究了远红外聚酯切片的分子量,发现导致聚酯降解的主要因素是氧化镁的催化降解作用,其次是水分含量及小分子添加剂的影响。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得不同规格的远红外聚酯纤维,通过比较纤维的力学性能得知添加湿法加工远红外剂的远红外聚酯纤维强度最低,下降了约50%,添加干法加工远红外剂的远红外聚酯纤维强度较好,下降了约18%,且纤维强度随添加量的上升而下降。将不同远红外聚酯纤维加捻、织造为远红外聚酯织物,采用温升法测试其远红外性能,远红外剂添加量为1.5wt%的远红外聚酯织物较之空白聚酯织物,在相等时间内温升提高约2℃,有明显的远红外辐射性能,且优于市场同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