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源Flash CT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CT扫描诊断为脑动脉瘤的病人66例,男35例,女31例,平均年龄62±11岁(范围2-84岁)。所有患者均行双源Flash CT双能量扫描,其中26例行DSA检查并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所有病人均行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扫描,先行定位相扫描,确定扫描范围为颅顶至主动脉弓或下颌骨水平,再行双能量螺旋扫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右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高浓度对比剂碘海醇(350mgI/ml)50-70ml,注射速率为5.0-5.5mVs,注射完毕后再以同样速率注入生理盐水50m1,通过团注跟踪方式,使用人工自动触发扫描,触发点位于升主动脉根部水平,触发阈值为100Hu,延迟2s开始自动扫描。扫描完成后,将所得三组数据(140KV组、80KV组和二者的融合图像)传至工作站,将140kv和80kv两组数据装入双能后处理软件,选择Head Bone Removal模式自动去骨进行能量减影获得减影图像,再把减影后的容积数据载入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重组,旋转至合适角度并调节阈值、透明度和亮度,获得去骨MPR、MIP、VR等重组图像;将融合图像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非去骨整体MIP、薄层MIP、整体VR及薄层VR等重组图像。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独立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对疾病进行诊断,测量动脉瘤位置、数目、大小、形态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DSA为金标准,分析FlashCT双能量CTA的诊断效能。结果:66例病人经双源Flash CT双能量扫描共发现动脉瘤87个,其中49例为单发,17例为多发(13例为2个动脉瘤,4例为3个动脉瘤);窄基底动脉瘤27个,宽基底动脉瘤35个,梭形动脉瘤25个;动脉瘤位置及数量:颈内动脉49个,椎动脉4个,基底动脉5个,大脑前动脉7个,大脑中动脉13个,大脑后动脉5个,前交通动脉3个,后交通动脉1个。其中26例患者经DSA证实,CTA共发现动脉瘤29个,DSA发现动脉瘤30个(有一例前交通动脉瘤因瘤体较小,CTA未检出),诊断符合率达96.7%。23例患者诊断为单个动脉瘤,3例患者为2个动脉瘤。位置及数量:颈内动脉末段8个,大脑前动脉5个,大脑中动脉7个,大脑后动脉2个,前交通动脉3个,后交通动脉1个,椎动脉末段2个,基底动脉1个。大小:动脉瘤直径最小2.23mm,最大直径26.71mm;形态:窄基底动脉瘤16个,宽基底动脉瘤7个,梭形动脉瘤6个。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源FlashCT DE-CTA和DSA测量的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数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比较动脉瘤长轴、短轴及瘤颈大小,P均>0.05,二者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双源FlashCT双能量CTA获得薄层MIP、薄层VR、整体MIP、整体VR及MPR等重组图像,各种图像各有其优点,亦有其不足,多种后处理方法相结合,可以全面清晰显示动脉瘤瘤颈及瘤体的特点,有效指导临床手术定位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是一种无创、快速、安全、准确、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