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动词“来/去”带宾能力的历时、共时考察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webgame1209327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位移动词“来/去”带宾语的情况进行了历时、共时的考察和研究,并对“来/去”的带宾能力和及物性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文章以两个“三角”(“表—里—值”和“普—方—古”)理论为指导,侧重从“表—里”和“普—古”两个视角来进行论述。包括前言和结语在内,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前言:文章对已有的关于动词及物性和动词“来/去”归类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提出了一个判别动词带宾能力强弱的标准。第一章:系统考察了动词“来”带宾情况的历时变化过程,并对“来”带宾能力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考察发现,“来”的带宾现象在历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递增趋势,“来”后宾语的语义类型逐步增多,动词“来”的带宾能力在历时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现在已经具有较强的及物性。我们根据“来”带宾情况的历时变化过程分析了“来”带宾能力增强的原因,指出:轻动词的移位、相关格式的发展变化和动宾格式的强类化作用是动词“来”带宾能力和及物性不断增强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二章:系统考察了动词“去”带宾情况的历时变化过程,并重点分析了“去”“到往”义产生的句法语义条件。考察表明:表“离开”义的“去1”和表“去除”义的“去2”在先秦时期出现频率都比较高,带宾能力都比较强,但自西汉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而表“距离”义的“去。”刚好相反,它在先秦时期用例较少,从西汉开始出现频率逐渐增多,晋以后又逐渐衰减,直至基本不用。表示“到往”义的“去4”在西汉出现后,带宾能力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增强的历史发展过程,发展到现在,“去4”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及物性。文章还分析了“去”“到往”义产生的条件、原因和判断标准,认为“去VO”式的产生直接促发了“去”“到往”义的产生,并提出“去+V+O”式和“去VO”式是“去”“到往”义实现的两种不同的句法格式。第三章:分析了“来/去”的句法语义特点及其带宾能力的优先序列。语义上,文章认为动词“来/去”在语义上具有位移性、单向性、非方式性、过程性和时间性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对所带宾语成分具有一定语义限制;句法上,文章将“来/去”位移句分为“源点+来/去+终点、来/去+终点、源点+来/去、源点、终点均不出现”四种结构类型,并考察了它们的使用频度。文章还考察了“来/去”带宾能力的优先序列,发现“来”带宾能力的优先序列为:处所宾语>施事宾语>受事宾语>结果宾语、方式宾语、目的宾语,“去”带宾能力的优先序列为:处所宾语>施事宾语>致使宾语。第四章:分析了“来/去+O”结构中“来/去”的位移参照点及位移方向,并对“来”、“去”之间的可替换现象和“来”的代动词用法现象进行了考察。第五章:首先讨论了“来/去”带宾能力的不对称表现,认为“来/去”带宾能力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历时发展过程的不对称和共时带宾能力的不对称两个方面,然后分析了“来/去”语义泛化的过程及原因。结语: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了初步的设想。
其他文献
种子生产基地是种业发展的基础,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是保障供种能力及种子供给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前提。多年来,酒泉市把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作为调
规划道路穿越机场,采取何种建设方案须考虑多方面的限制条件后进行判断。通过对仙霞西路下穿虹桥机场工程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对影响建设方案选取的因素进行
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实施的背景下,结合财会专业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建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Under the backg
个性化教学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其缺失的现象却是经常可见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他们将个性化教育付诸于实践中并取得一定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及研究目的世纪之交,美国爆发了一系列财务丑闻案,导致安然、世通等大公司的破产,彻底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制定并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为嗜肝DNA病毒,是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病原体,其基因组为闭合环状双链DNA,大小为3.2kb,在负链DNA核苷酸序列为模板转录的
为研究正交斜放空间网格盒式多筒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效益,以某拟建工程为例,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真实模型,采用振型反应谱分解法,通过与普通框架—多筒结
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和电脑的迅速普及,网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电子邮件,信息浏览,搜索引擎,资源下载……,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的一部
诊断学,是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本文通过对中医诊断学历史文献的梳理,说明诊断学内容从零散到系统的演变过程,从而探索它的发展规律、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在
纤维素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和重视,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必将受到制约和抑制;而天然纤维来源丰富,又可再生;并且天然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