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致力于研究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转型期的艺术形态发展,在本质上还是立足于艺术史本体的研究。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艺术史流派与运动众多,以格林伯格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面对新的艺术实践已经缺乏解释能力,用形式主义一条标准与价值来叙述艺术历史的期望已经显示出极大的无力感了。在这段时期,影像因素开始介入到西方当代艺术本体当中,并且逐渐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价值。笔者在本篇论文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这一转型阶段,影像为什么以及如何得以介入到艺术本体当中,并且逐渐发展为影像艺术的,并试图通过对这一特定对象的研究增进对于这一时期西方艺术历史的理解。本文以现代主义艺术客体观念的流变和发展为主要的线索,通过考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客体观念在20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新的艺术实践被瓦解和更新的历史现实,清理出一条影像艺术产生的艺术史自身的发展逻辑。这条发展逻辑的核心在于:观念本身成为艺术。观念是影像艺术的灵魂,这是何以一件电子复制品具有艺术含义的关键。影像艺术自身是一种多源混杂的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同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密切相关,同电视相关的大众媒介相关,同达达和激浪派的艺术理念相关,再向前追溯,同极少主义的走向物质的过程也有相关性。这些不同的相关点共同构筑了影像艺术的思想框架。早期的影像艺术实践反映出艺术家所受的不同影响和广泛的问题关注面,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早期影像艺术的前卫意义。早期影像艺术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前卫观念中未受挑战的一部分,即前卫观念在发生学上的“批判现实”的功能。早期影像艺术通过探索廉价的影像媒介所能提供的创作空间反对艺术商业体制,反对以消费为主导的大众文化传播体系,反对性别不公等社会和政治现状,以最低的成本、最大的传播效率将艺术的触角延伸至更为广阔的现实实践领域。尽管今天的影像艺术依然可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艺术市场之中,然而,作为一种前卫观念的影像艺术,它的产生对于更为深刻地理解西方现当代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