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运动处方源远流长,具有显著的防治疾病和健身、康复功效,诊疗理论与方法独具特色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构建中医运动处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促进运动处方的东西方交流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理论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就中医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范畴、基本原理、处方原则、处方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结论]1)从健康动态观出发,以“病”和“证”为两个维度要素,构建了“人类健康程度分类模型”,确定了有病有证、无病有证、无病无证和隐病无证四种状态。同时,将中医运动处方分为治疗性、预防性、康复性和健身性中医运动处方四类。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健康程度参考使用的中医运动处方类型。2)确定了中医运动处方的基本范畴,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中医运动处方”是指,以预防、治疗疾病和健身、康复为目的,在中医运动处方系统理论指导下,以处方的形式为不同健康群体制订的运动方案。3)处方的基本原理包括“生命整体观”、“动态医学观”、“治未病论”、“运动调质(证)论”和“脏腑经络原理”。4)处方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质(证)施方”、“协调阴阳施方”、“因时施方”、“依经施方”、“渐进适度施方”等。5)处方内容主要包括“处方目的”、“处方前诊断”、“运动方式”、“运动量”、“运动频率”、“运动时辰”、“效果评价”和“注意事项”。[实践研究方法]根据处方理论制定了高血压病治疗性中医运动处方,并运用实验法进行临床观测。受试对象为“肝肾阴虚证”一级和二级高血压患者80人,年龄在40~70岁,女性52人,男性28人,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人,其中实验组执行运动处方,对照组无运动干预。[实验结果与结论]1)3个月实验结束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CRP)浓度降低与实验前相比有差异。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2)实验组收缩压较实验前有显著性降低,而舒张压有极其显著性降低。且实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有显著差异,舒张压有极其显著性差异。3)持续执行运动处方使血压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或使血压恢复到正常血压值范围以内(收缩压≤110mmHg,舒张压≤70mmHg)的可能性增强。4)说明治疗性中医运动处方对于干预高血压病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