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rc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框架,由于适应了部分大型复杂工程建筑平面设计需求,应用逐渐增多。北京平西府地铁车辆段基地工程超大平台结构设计中,就应用了异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框架结构,结合该工程设计需要,本文提出了新型构造的异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框架结构,并考虑构造特点,对其受力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主要工作与贡献如下:  1.提出了一种底部加强型工字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并研究了其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模型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3个不同构造的工字形截面内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柱和3个不同构造的工字形截面多腔体钢管混凝土柱,模型按1/10缩尺。分析了各柱的承载力、刚度及退化过程、延性、滞回特性、耗能、损伤与破坏过程,揭示了抗震机理。  2.提出了一种底部加强型矩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并研究了其抗震性能。进行了6个模型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3个不同构造的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和3个不同构造的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模型按1/5缩尺。分析了各柱的承载力、刚度及退化过程、延性、滞回特性、耗能、损伤与破坏过程,阐明了受力特点。  3.完成了异形截面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框架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包括:1榀典型异形截面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模型按1/10缩尺;1个底部大空间结构整体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模型按1/20缩尺。分析了两个模型的承载力、刚度及退化过程、延性、滞回特性、耗能和破坏特征,发现了结构的薄弱部位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4.基于试验:建立了异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计算模型和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较好;用ABAQUS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组合柱性能影响的规律;给出了底部加强型异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的抗震构造措施。  主要结论:  1.提出的底部加强型工字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与相应普通组合柱相比,承载力、延性明显提高,刚度退化速度减慢,抗震耗能能力显著提高。  2.提出的底部加强型矩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与相应普通组合柱相比,承载力、延性明显提高,耗能能力显著提高,后期性能稳定,抗震性能良好。  3.新型构造的异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较好的实现底部大空间结构与上部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的合理过渡。  4.底部大空间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良好,经合理设计可满足生命线工程对大平台抗震能力的特殊需求。  5.建立的异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柱承载力计算模型和恢复力模型较为合理,考虑构件构造特点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较符合实际。提出的构造措施可供抗震设计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饮用水水源受微污染及嗅味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近年来,生物技术、膜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受污染水体的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整
为了解决生物除锰滤池启动周期长、抗冲击负荷能力差的问题,对聚乙烯醇包埋锰氧化细菌制备生物活性滤料进行了研究。结合基础实验和有关研究,尝试采用二次交联法制备固定化锰氧
在纺织行业中,80%的废水来自印染,而印染废水又是污染严重、处理难度大的废水。印染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繁多、含量高、碱性大、色度高、可生化性差、水质波动大且进水中往往含有
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是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它以其良好的空间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日益被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所重视和采用。然而,作为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它的一些设计理论,尤其是在地震作
随着国内岩土工程的发展,一系列世界级的重大工程已经建成或正在建立,如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由于岩土材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对大型岩土工程中的结构进
产业化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是适合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对于装配整体式联肢剪力墙,连梁是其重要的耗能构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本层的
为了克服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墙体厚、水泥土抗拉强度低等缺点,近些年兴起了小刚度劲性水泥土挡墙支护结构,即在水泥搅拌桩中插入小型钢、钢筋等筋材。考虑到竹材力学性能优良,且资
动模量及阻尼比是岩土动力学特性中两个重要参数,在循环荷载作用时进行工程场地等价线性化必不可少,也是场地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动模量和阻尼比,是影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
本研究选取三种基质(炉渣、沸石、砾石)、四种植物(美人蕉、西伯利亚鸢尾、香蒲、麦冬)组合成七组不同湿地,选择湿地运行中的几种典型异常状况,包括:天候气象(低温、暴雨)、植物生长
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隧道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对其合理的分析评价在隧道的安全建设与运营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黄土软弱破碎围岩隧道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