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社会转型必然要求教育要通过自身的转型来顺应这种时代变革,同时,教育转型又可以加速推动社会转型的进程。师范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其转型必定成为教育转型的基础。而作为占据师范教育“半壁江山”的地方师范大学的转型则应该是基础的基础。
师范教育作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在我国已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师范教育发展步履维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师范教育才真正进入发展时期。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师范教育遭受空前灾难,教育体系被破坏。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上改革开放的发展轨道时,师范教育才开始步入发展的春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以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和其他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规格、多形式培养师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从而支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
当今的中国,教师教育已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进步、现代化建设以及日新月异的基础教育事业都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和政府对办好教师教育更加重视。通过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师教育的历史进程,客观呈现其方针政策变迁的历史轨迹,综合分析其研究探索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不难发现,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不仅仅是概念的转变,更蕴涵着观念的更新和制度的变革。开放化、专业化、一体化是教师教育区别于传统师范教育的几个显著特征。围绕着这几个特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已经、正在并将继续进行下去。
本文选取了一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方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为研究个案,对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开放化、专业化和一体化转型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并分析出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和地方师范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共同推动了地方师范大学突破原有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的转型。这种转型为时势所迫、时势所需。这种转型的实质是地方师范大学寻求自身功能的拓展与优化。通过研究与分析,希冀不仅可以为深化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开放提供翔实的研究资料,而且可以对地方师范大学转型这一问题有所思考和前瞻,进而丰富和发展教师教育以及地方师范大学转型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