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利用四条大地电磁剖面对武夷构造廊带及其邻区进行深部探测,详细研究了其电性结构特征,对研究区的壳幔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相关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精细筛选和抗噪处理,获得163个高质量的宽频大电磁测点数据与15个长周期大地电磁测点数据。在大地电磁资料的处理中,采用了多种张量分解方法对研究区大地电磁测点数据的维性进行分析,使用GB分解法对所有测点的数据进行了多频段的分解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整体维性偏向于三维。考虑到研究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要获得可靠的电阻率特征模型,仅采用一维和二维反演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复杂地质构造解释的需要。需要采用高效、精确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算法,以获得可靠的地下结构。本文还利用Niblett-Bostick方法计算了每个测点有效信号的理论穿透深度,最终确定反演深度为100千米。由于研究区最长测线长度超过500千米,反演剖面尺度大,对电阻率异常边界的的划分存在困难,本文利用总水平方向导数法来界定异常体边界,并建立模型进行了正反演研究,分析总水平方向导数法的可靠性,并用带钻井约束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证明总水平导数对电性剖面异常边界识别的有效性,为实测数据异常圈定和反演模型的选取提供帮助。经过对大电磁测深资料的预处理与分析,本文对实测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将三维反演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到了稳健的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基于这些电阻率模型,结合研究区现有的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成果,我们对武夷地块的电性结构及动力学过程有了如下认识:(1)武夷构造廊带地下电性结构主要分为由浅至深的两个电性层:第一层为高阻层,电阻率范围为几百至几千欧姆米,浅部高阻层中广泛存在低阻块体;第二层为中低阻层,电阻率范围为几十至几百欧姆米。武夷地块与东西邻区的电性结构存在明显差别,研究区的岩石圈不是简单的“西厚东薄”层状结构,本研究还发现浅部的高阻层中分布有不均匀的高导体。(2)四条大地电磁剖面横穿武夷构造廊带,其反演结果显示:武夷构造廊带及邻区之下的地电结构除了具有上下分层之外,东西向的差异也很大。其中武夷地块西边界有低阻异常沿江绍断裂穿透地壳楔入地幔深部。电阻率模型显示赣江断裂带东西两侧差异十分明显,断裂整体呈现为高倾角,深部延伸到低阻层后角度变大。剖面东部的电性结构可以看出,政和-大埔断裂两侧的岩石圈具有明显的差异,研究区范围内武夷地块的电阻率要小于东南沿海地块。(3)在研究区武夷构造廊带及邻区范围内地壳地下10-30 km范围内发现了不连续的低阻-低速层,低阻异常可能与下地壳岩石变质作用产生的流体有关,流体在地质的时空演化过程中上升到中地壳后,在研究区基底下富集。(4)研究结果显示,武夷构造廊带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较低,而地形海拔较高,结合武夷地块地幔低阻和地壳中分布壳内高导层的特点,推断武夷地块的形成与演化可能经历了岩石圈的拆沉,研究区的深部存在软流圈的上涌,武夷地块现有的地质构造状态不是早古生代造山运动留下的原生构造,是后期改造的结果,研究区的高海拔地形特征与软流圈的上涌有关。(5)中生代的古太平洋俯冲导致大量的水进入华南地块,大量的水进入岩石圈底部后,导致地幔对流加速的同时还降低了岩石圈的粘滞度,使得岩石圈底部的稳定性降低。由于岩石圈底部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出现解体拆沉,上地幔的下沉也为软流圈的上涌创造了空间。中生代武夷山地表隆起可能与软流圈的上涌持续加热岩石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