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因其独特的滋味和气味而为人们所喜爱,同样,因其所富含脂肪酸和氨基酸而极具营养价值,但是其可食部位尤其是肝胰腺和性腺部分,富含脂质成分,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研究选用中华绒螯蟹作为实验原料,小鼠为实验动物,以此来探究小鼠在摄食中华绒螯蟹的过程中对其血脂变化的影响。通过连续饲喂雌雄小鼠雌雄蟹的不同可食部位12周,每周称量小鼠体重,监测其体重变化,并在实验结束后称量其脏器;测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血脂综合指数(LCI)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表明:(1)蟹饲料喂养的小鼠体重普遍高于对照组,其中饲喂雌蟹混合组饲料使雌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高出16.92%和17%。(2)蟹饲料对雌鼠的脏器指数影响不大,但对雄鼠的脏器指数,尤其是肝指数影响较大。(3)雌雄蟹的混合饲料均显著影响雌雄小鼠的TC值,其中雌雄蟹混合饲料显著增高了雌鼠TC值,分别达到28.05%和15.61%。(4)蟹饲料饲喂的雄鼠LCI和AI值均高于对照组。采用试剂盒检测的方法测得上一实验过程中小鼠肝脏脂代谢相关酶FASN酶、HMG-CoA还原酶、LPL酶水平,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对雌鼠的FASN酶浓度影响不大,其中仅饲喂雌蟹混合饲料组的雄鼠显著高出对照组18.56%;饲喂雄蟹混合饲料组的雌鼠显著高出对照组17.41%;中华绒螯蟹对雌雄鼠肝脏中HMG-CoA还原酶水平影响总体呈现升高趋势;各实验组小鼠肝脏中LPL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饲喂雄蟹混合饲料的雌雄小鼠肝脏中LPL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短期和长期的喂养实验探究中华绒螯蟹雌蟹的可食部位对雄鼠的影响,短期实验持续20天,共分为高脂对照组、普通对照组、连续饲喂蟹饲料组和每四天饲喂一次蟹饲料组,其中在四天饲喂一次蟹饲料后每隔12h、24h和48h处死一批小鼠,探究在摄食蟹饲料后的一段时间内小鼠体内的血脂变化。长期实验持续64天,分为普通对照组、连续饲喂蟹饲料组、每四天饲喂一次蟹饲料组、每八天饲喂一次蟹饲料组和每隔十六天饲喂一次蟹饲料组。检测指标包括小鼠体重、脏器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表明:(1)在短期实验中,饲喂蟹饲料和高脂饲料使雄鼠体重略高于对照组;在小鼠的每日摄入量上,高脂组小鼠显著高出对照组21.2%。在长期实验中,连续饲喂蟹饲料组小鼠体重显著高出对照组10.46%。(2)就脏器指数而言,短期实验中,高脂饲料喂养小鼠肝指数和脂指数增重明显。(3)就血脂指标而言,在短期实验中,高脂饲料喂养小鼠从第14天开始,TC、A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连续喂养蟹饲料组小鼠20天后AI值略高于对照组,按四天喂养一次蟹饲料以上的频率饲养,小鼠血脂基本没有变化,在饲喂一次蟹饲料后,血脂略有升高,随时间的变化,血脂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在长期实验中,连续喂养蟹饲料组小鼠血脂仅T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试剂盒检测的方法测得上一实验过程中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脂代谢相关酶FASN酶、HMG-CoA还原酶、LPL酶水平。结果表明:短期实验中,高脂饲料喂养雄鼠使得小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FASN酶水平、HMG-CoA还原酶水平提高;蟹饲料喂食雄鼠所导致肝脏中酶水平的变化不大,而对脂肪组织中相关代谢酶水平影响较大,但在饲喂小鼠蟹饲料后一段时间内其体内代谢酶水平能够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在长期实验中,长期饲喂蟹饲料的XE组小鼠肝脏中FASN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MG-CoA还原酶水平略高于对照组;LPL酶水平和对照组之间差别不大。脂肪组织中的脂代谢酶水平有相同变化规律,而按照一定频率饲喂小鼠的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酶水平和对照组差别不大。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中华绒螯蟹的可食部位对小鼠血脂及相关脂代谢酶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摄食中华绒螯蟹,尤其是中华绒螯蟹雌蟹,确实会对雄鼠的血脂造成不利的影响,一方面会造成小鼠体重的增高和肝指数、脂指数的增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其TC、TG、AI值、肝脏中FASN酶水平。但是研究还发现,按照一定的频率摄食(>4天/只)中华绒螯蟹就不会对小鼠血脂造成影响,反而有可能对血脂起到有利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