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衍生工具在现代金融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自从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ansan City Board of Trade)推出世界上第一支股指期货以来,经过不到三十年的发展,股指期货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仅次于利率期货的第二大金融衍生工具。进入21世纪后,各国金融市场竞相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上市交易浪潮,日本、香港、英国、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展了股指期货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投资者做空成为可能,它把股票市场的风险聚集起来,并在自身的市场中予以分散和转移,能有效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
我国股票市场建立还不到二十年,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和市场行为的不规范使得国内股市的股价在过去十余年中经常剧烈波动,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很大。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更加需要能有效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工具——股指期货。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有关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特别是近期股指期货更是成为证券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实,我国早已为发展股指期货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在2006年10月30日我国开始了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的模拟仿真交易,进行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前的全方位系统测试。同时,我国股指期货正式交易的进程也一直在加快,并且在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股指期货的推出到底会对我国股市波动性产生怎样的影响也相应成为了讨论的热点。鉴于该项研究的重要性,我国在股指期货即将上市之际更应加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我国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和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为研究对象,运用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股指期货引入与股票市场波动性关系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力求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在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问题上,业内存在很大争议。目前学者们存在三种不同观点,即股票指数期货的引入导致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减小、波动性不变以及波动性增大。
部分研究认为股指期货的引入会减小现货市场的波动性。Lee等(1992)研究了1984年至1988年香港恒生指数期货与恒生指数的关系认为,股指期货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现货市场的波动幅度。绝大多数研究认为股指期货的引入不会改变现货市场的波动性。Santoni(1987)考察了S&P500指数从1975年到1986年的日数据和周数据,认为期货交易的增加并未引起指数波动增加。部分研究认为股指期货的引入会增大现货市场的波动性。Cox(1976)认为,由于衍生市场中大量无信息交易者的存在,股指期货使得现货市场波动性增加。
虽然目前学者还没有对期货市场对现货指数波动性的影响达成一致看法,但主流观点认为,指数期货的引入并没有导致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增加,或者虽然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有所增加,但这是由于信息的迅速流动造成的,股指期货实质上起到了稳定基础股票市场的作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本人所学知识,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在对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波动性相关理论概述的基础上,首先从股票市场定价效率、机构投资者行为和风险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然后选取我国香港和内地的证券市场作为目标市场,采用恒生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日收盘价作为样本数据,利用GARCH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以及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国外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经验进行综合归纳和有机结合,希望研究结论能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论文中GARCH模型的具体建模过程如下:
第一步,利用ADF方法,检验指数收益率序列的平稳性。
第二步,对指数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情况进行检验。主要查看各滞后期自相关系数AC、偏自相关系数PAC、Q统计量和其所对应的P值。综合各阶指标,确定序列的自相关情况。
第三步,选择最优的ARMA(p,q)模型。主要是运用AIC和SBC信息准则,确定合适的(p,q)组合。
第四步,检验ARMA模型残差序列的ARCH效应。主要是检验残差是否具有波动聚类性,利用ARCH-LM检验法判断ARCH效应,如果存在,可以进行GARCH建模分析。
第五步,建立GARCH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理论分析来系统研究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性的深层因为;通过基于香港市场的实证研究来探究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通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并对比香港市场研究结论来发现我国内地发展股指期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借鉴我国香港股指期货的成功经验,针对内地市场相关问题为我国发展股指期货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