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投融资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与财政、金融具有密切联系的一种政府投融资行为。政府投融资遵循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主要投资于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由于具有投资时期较长、微利甚至无利等特点,商业性资金难以或不愿进入。因此,政府投融资不仅具有投融资的一般性功能,而且具有明显的政策性。政府投融资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政府配置资源,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投融资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由于公共产品和劳务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就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从而造成所谓的“公地的悲剧”,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外部效应的存在,使一些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基础科学、基础技术研究,可能出现投资不足,也需要运用政府投融资加以弥补。 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的波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成为政府稳定与发展经济的重要职责。政府投融资调控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当宏观经济出现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投融资手段将一部分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压缩社会的一般性投资,控制投资膨胀;而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政府可以增加投融资的资金,刺激社会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因此,研究政府投融资问题,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政府投融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第二章为政府投融资的理论依据。主要分析政府投融资产生的理论基础。 政府投融资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政府的职能所决定的。政府作为一个广泛代表全体民众利益的组织,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公共产品是指公众可以共同享用的物品。公共产品具有两大特征: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可以被社会公众共同享用,不能排除他人享用。如国防等。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所增加的边际成本为零,即 二 内容摘要每增加一人消费所引起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产品山于消费的非竟争性和非排他性,当公共产品出市场来提供时,将导致公共产品的闲置,造成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因此需要政府投资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政府的经济职能,决定了政府投融资存在的方式与投融资范围。 第三章为政府投融资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研究政府投融资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政府投融资能够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主要是因为政府投融资具有宏观经济效应。也就是说,政府投融资对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融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政府投资对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其中资本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威廉·阿瑟·刘易斯等发展经济学家都认为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而政府投资是促进资本形成,实现经济增长,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重要因素。 政府投融资在促进技术进步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由于技术特别是基础性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投资资本和投资风险巨大,投资周期相对较长,并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私人资本常常不愿或不能介人,这就要求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推动技术进步,以促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政府投融资一般是通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以实施的。1998年,为推动经济增长,国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政府投融资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增加了基础设施项目、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重大项目装备国产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环保与生态建设以及科教基础设施等投资,对于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是政府投融资的范围和领域界定。在分析政府投融资的宏观经济效应之后,我们对政府投融资的范围和领域加以界定。原则上讲,政府投融”资主要用于社会效益大,同时存在一定经营效益的产业、部门,主要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的建设性投资。 在我国,政府投资的范围大致集中在社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部分重大基础工业项目以及国防、航天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投资方面。 内容摘要3 在界定我国政府投融资领域范围的同时,我们要对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 政府的投资领域加以界定。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具有区域性特征。有些公共 产品的受益范围是全国性的,如国防:也有一些公共产品具有区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