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作用时间,丙泊酚对其进行药物干预,研究其对新生大鼠离体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健康出生7d的符合国家二级动物标准的S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培养48h后用含1%N2(神经生长因子)添加剂DMEM/F12培养基全量换液,以后每3d半量换液,培养至第7d,取部分正常培养的细胞进行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为海马神经细胞后进行如下实验。分组与药物处理: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8组。P1、2、3、4组为丙泊酚药物处理组,丙泊酚处理终浓度为12ug/ml,培养至第7d的神经细胞分别进行3h、 6h、12h、24h干预,后换成细胞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h;C1、2、3、4组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培养结束时间分别对应 P1、2、3、4组。培养结束后进行各组指标的测定:(1)MTT酶标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Annexi-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3)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果:(1)海马神经细胞存活率:C1、2、3、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组与 C1组相比,P2组与 C2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组与 C3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4组与C4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丙泊酚处理组神经细胞存活率随着药物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2组与P1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组与 P1组,P3组与P2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4组与P1组,P4组与P2组、P4组与P3相比,细胞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2)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C1、2、3、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组与C1组相比,P2组与C2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组与C3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4组与C4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丙泊酚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2组与P1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组与P1组,P3组与P2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4组与 P1组、P4组与 P2组、P4组与P3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3)海马神经细胞HE染色形态学变化:P1组与 P2组和C1、2、3、4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胞体饱满、细胞核清晰可见,胞质透亮、折光度强有明显立体感,突起增粗增长;P3组与P4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P4组更为显著,细胞体积变小,变圆,细胞皱缩、染色质凝集、边缘化、解离、胞浆致密、突起减少甚至消失,核固缩偏于一侧等细胞凋亡特征。其中P4组凋亡细胞个数最多。 结论:丙泊酚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存活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与时间有关,作用时间越长,其促进凋亡的作用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