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晚明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公安派”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简略叙述公安派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全篇叙述的基础。主要讨论的是万历年间的朝政、明中叶以来形成的心学思潮对士人心态的影响,然后审视公安派兴起前的文坛状况。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流派论。第二章,主要讨论的是公安派兴盛和衰微的原因。公安派的兴盛与衰微,都与晚明心学、禅学交互作用下的个性解放思潮密切相关。所以,讨论它兴盛的原因,首先是从非官方的思想代表——异端人物李贽,对三袁的思想影响谈起。其次,是从来自官方思想的变化,影响所及取士文风的变化,来讨论组成公安派的新兴进士群体的形成。自万历十二年王阳明从祀孔庙,心学得到了自上而下的认可,取士的八股文文风也在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发生了新的变化,而组成公安派的主要成员即是这三科的一些进士,而袁宗道、陶望龄、黄辉还是翰林院阁臣。最后,也不能忽视特定地域环境——吴越山水人文,对公安派领袖袁宏道自适心态的催化影响。如果说公安派的兴盛是外部原因起了较大的作用,那么,它的衰微则首先是来自其自身,自身对学术思想的反省,以及由此引起的行动上的退却。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袁宏道心态的变化,袁宏道的归隐是造成公安派衰微的内部原因。其次,是外部力量的打击,主要是为政者对异端之学的打击。这一部分涉及到公安派的“葡萄社”活动。“葡萄社”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三袁为主,第二阶段以黄辉等人为主,虽然都是以讲会的形式存在,但前后的学术倾向是不同的。三袁偏于内敛的净土,而黄辉等人取向接近狂禅。正是三袁之后的趋于狂禅的“葡萄社”活动,遭到了以儒家名节为人生取向的为政者的打击,因而引起了“葡萄社”的解体,公安派成员的星散。第三章,通过描述组成流派的成员概况和成员的共同特征,以及凝聚流派的结社活动,从而把握流派的外在发展情况。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成员论。第四章,主要论述三袁各自的生平思想、文学思想和诗文创作,尤其注重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变化,从心态变化着眼来讨论他们各自的诗文观念和诗文风格。同时,他们的文学观念又组成了公安派的文论,构成了他们的不同身份:袁宗道是肇始者,袁宏道是领袖,袁中道是补弊救衰的修正者。 第五章写公安派中的两个主要成员江盈科和陶望龄,通俗化是公安派诗歌的一个特点,江盈科是在创作上将古典诗歌通俗化进行得最笃实的作者。陶望龄之于公安派的作用,是他独特的文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