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个人品德建设”的新要求,是根据我国社会道德现状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在过去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中,由于一直忽略个人品德的基础作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致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没有全面贯彻和落实,社会整体道德状况也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社会道德建设的实践证明,公民的个人品德建设关系到公民个人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落脚点和出发点。本文从个人品德建设的意义出发,重点探讨了加强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途径,以期能为个人品德建设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具体操作实践提供有用的思路和信息。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总结了目前有关个人品德建设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重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个人品德的基本概念,包括个人品德的定义和内容。辨析了个人品德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个人品德是传统私德的继承与发展;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之间是相互区别、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个人品德具有综合性、自律性、稳定性和实践性四个特征。第三部分梳理了个人品德的形成机制。首先,总结了个人品德的四个构成要素。然后,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个人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社会因素是个人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其中社会因素主要有经济条件、社会制度、社会舆论、教育因素和人际关系;自身因素是个人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关键,自身因素包括个体遗传因素和智力水平,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水平。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最重要的内因。最后总结了个人品德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他律、自律、自由三个阶段才能完成。笔者在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公民个人品德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在公民个人素质整体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个人品德却差强人意。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个人等角度,分析了造成公民个人品德低下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结构变化导致个体道德取向不一,制度管理不善导致个体道德约束不力,各种文化冲突导致个体道德认知混乱,重器轻道导致个人品德建设忽略,双重道德标准导致个体知性矛盾。第五部分主要根据公民的个人品德建设对国家的稳定发展、道德建设体系的完善及个体自我实现三个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公民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意义。个人品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具体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个人品德建设完善了我国道德建设体系,不仅在于个人品德建设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领域,还在于个人品德建设使社会道德规范更具有实效性。个人品德建设对公民个人成长、成才、心理健康、自我实现、生活幸福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应遵循的五个原则,即方向性、互动性、整体性、层次性、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原则。第六部分在遵循个人品德建设原则的基础上,从国家制度建设、社会组织文化引导、注重德育和加强公民个人道德自律四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公民个人品德建设的具体途径。首先,国家要在制度上支持公民个人品德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为个人品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伦理环境。利用大众传媒,营造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为公民个人品德建设提供道德氛围。社会上的社会组织、团体、社区都可以以自身组织文化的道德性激励公民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可以依靠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感召消费者、企业员工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社会团体以自身的非营利性、志愿性和自治性通过培养志愿者精神,优化公民个人品质,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供新模式。社区居民因为地缘关系,容易形成共同的道德评价、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既形成“社区精神”。社区精神对城市街道社区、住宅小区和农村社区居民个人品德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个人品德建设离不开道德教育,要以学校德育为主导、家庭美育为基础,构建德育体系。个人品德建设更离不开个体的道德自律,公民可以借鉴儒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修养理论和方法,通过“疆学而求”提升道德认知;见贤思齐,唤起道德情感;积善不息,坚定道德意志;隐微慎独,坚持道德道德行为。公民完善道德自律。提升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建设突出了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