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光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目光聚集的新一代网络,而光节点器件和技术是全光网络的基础和研究热点。本文围绕全光波长变换技术、光脉冲压缩技术、光纤超连续脉冲光源等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一、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四波混频(FWM)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1.以集总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了SOA FWM型波长变换的特性,得出了变换效率和信噪比的表达式,讨论了增益和入射光功率对变换效果的影响。 2.采用单泵浦机制实现了以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为信号光源的FWM波长变换输出。采用正交双泵浦机制获得了效果更优的变换输出,在变换光波长41.2nm调谐范围内变换效率变化小于3dB。 3.对基于SOA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的各种方法,如利用交叉增益调制(XGM)、交叉相位调制(XPM)、差分相位调制(DPM)及含有SOA的非线性光纤环形镜(NOLM)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及性能对比。 二、光纤非线性脉冲压缩技术的研究 1.对基于色散位移光纤(DSF)的高阶孤子效应压缩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DSF中的孤子效应压缩技术将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AML-FL)出射的光脉冲压缩至4.86ps。分析指出虽然压缩后脉宽能够满足40Gbit/s系统的要求,但脉冲的非线性啁啾使压缩后脉冲波形严重恶化,不利于系统传输,需要通过滤波等方法消除基座。 2.利用数值方法详细分析了色散渐减光纤(DDF)压缩光脉冲的特点以及其色散渐减方式对脉冲压缩效果的影响。实验上利用线性渐减的DDF将AML-FL出射的光脉冲压缩至1.974ps。 三、超连续(SC)短脉冲光源的研究 1.讨论了自相位调制(SPM)和群速度色散(GVD)对SC产生过程的影响作用,指出了反常色散区是获得宽阔SC谱的较优选择。 2.以DSF为SC产生介质、分别采用AML-FL、EML、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PML-FL)为泵浦光源进行实验,获得最大宽度为75.3nm、11.9nm、488nm的SC谱。采用PML-FL为泵浦光源时,实验所用DSF仅100m,SC谱的平坦性小于±3dB。 3.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发现泵浦脉冲的光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SC谱展宽过程进入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