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金融体制改革与大型企业集团配套发展的产物,我国财务公司在连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探索,财务公司已经逐步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着自身的发展,也体现其服务企业集团、平衡各利益群体需求的能力,而目前,由于银监会和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多重监管,导致双方因立场的不同对财务公司的绩效管理各有其侧重点,造成了财务公司的评价主体不明、评价指标体系不一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财务公司绩效进行科学评价。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融结合理论以及权变理论作为财务公司综合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并从监管层和集团两方面对财务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明确财务公司综合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为了全面的反映财务公司的经营绩效,指标的选择应当结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而财务公司“金融性”、“企业性”、“产业性”的特征决定了其财务绩效既要满足监管层的资本要求,也要符合企业集团盈利要求,也即使“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达到平衡;而非财务指标又要突出其服务性和竞争性,因此,本文从财务维度、发展能力以及运营能力三大角度进行指标的分类、细化,构建了财务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根据该评价体系,选取2013年127家财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财务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27家财务公司五大因子以及综合绩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财务公司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一,整体而言,财务公司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盈利模式单一、流动性风险加大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最后,根据实证分析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我国财务公司综合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