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非以鲁迅研究享誉中外,后因为编选《中国现代散文选(1-7)卷》与散文结缘,自此将研究领域移至散文界。他既进行散文理论的研究,也进行散文作品的创作。因此,他的散文世界堪称广袤:从理论来讲,有理有据,自成体系;从创作来讲,包罗万象,广纳百川。散文是创作主体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的凝聚,看似有“自由”的写作形式,实质需要创作主体丰富的生活阅历、高深的智慧和深厚的语言功底。从发现生活之美到体悟人生之美,从洞察社会之恶到剖析自我之罪,从把握艺术形式的“外在美”到拿捏思想艺术的“内在美”,每一篇散文的生成都应该是作家的一次灵魂之旅,渗透着作者本人独特的美学思想和情感体验。本文试图从林非庞大、深厚的散文世界中探寻其美学思想,呈现美学视野下林非散文世界的独特魅力。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林非从事散文研究的渊源和历程,并论述了目前对林非散文研究的现状,包括一些短评和专门的研究,本人意在通过了解研究状况,引出本文的解读内容。美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对美的思想认识,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林非在长期的散文研究和散文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既饱含传统的美学底蕴,又投入了浓厚的个性色彩。首先,“真实”是林非散文世界的灵魂支柱,是其美学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无论从其理论研究还是作品创造,都显而易见“真实”所占据的中流砥柱之地位。他发表的散文论著,无一不在强调“真实”和“真诚”。他认为散文本身就是一种表达真情实感的文字载体,没有“真情实感”的参与,散文就是没有灵魂的文字堆砌,无法深入读者的心灵,自然也就背离了散文的本源之道。其次是以“散点透视”的方法进行艺术审美和历史再造。“散点透视”是林非美学思想的又一独特体现,从对鲁迅的研究开始,他就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主张“既要把鲁迅的思想放在他所处的广阔的时代背景前面来进行观察,还应该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长河中来进行观察”,力求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美学角度来分析评价鲁迅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从事散文研究和创作之后,他依旧沿用了这种审美方式,主张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评鉴历史人物和解读学说著作。林非反对毫无主体意识的盲从主义和单纯的重述式创作,积极倡导“质疑”的思维方式和颠覆式的创造活动,鼓励作家对“美的创造”进行深刻论述。然而,林非在“散点透视”下所实现的创造性活动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反其道而行之”,他并不是像时代的“愤青”那样对某些社会现象和焦点人物采取蛮横的狂轰乱炸,以赢取“侧目”的“注视”。他所秉承的是哲学的辩证思维,主张以“移动的视角”理性地看待一切问题——既要看到其好的方面,承认其创意和价值;又能从另一角度看到其复杂性和局限性,对审美客体进行深刻地论述,超越表象和常态。“散点透视”的美学思想让林非在创作中兼具理性意识,丰富了写作视角,创新了写作内容,实现了散文本体的回归。再次,倡导“抑恶扬善”的普世价值观也是林非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他认为好的散文不但要让读者有直观的艺术美感享受,而且要从心灵上感化其不断奔向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家应该通过自身的创作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贬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想,充分发挥散文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在散文创作中自觉融入现代意识是林非美学思想的又一体现。现代意识集中地体现了林非的人文价值追求,它表现出现今世界进步于封建专制的地方——人性的自由与平等,思想的创新与个性的张扬。只有充满现代意识的散文创作才能真正实现散文本体的回归,让散文这种自在形态的文体找到正确的创作途径。专制主义下缺失的人性本真在现代意识的烛照下复燃,必将对“美”有着更加鲜活地展示。最后,林非认为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主体创作观是散文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创作主体具备这样的崇高意识,才能肃清散文创作中浅薄的利己主义和消遣主义,才会使散文的发展同国家和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实现终极意义上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