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从经济和社会层面推动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但现阶段农业人口转移仍基本停留在职业和地域转移层面,既没有享受和现有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也未能完全改变固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地位及综合素质,没有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严重影响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究其原因,除了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制度障碍外,也源于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市民化能力的不足,市民化能力不足不仅源于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足,更源于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人力资本投资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出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假设,在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后,以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等经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收入水平增长、社会关系改善、文化意识转变三个方面阐述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国家统计局农业转移人口相关数据,选取经济生活、公共服务、文化素质三个二级指标和十一个三级指标,采用专家赋值法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综合指标并作为因变量,选取平均受教育年限、技能培训占比、文教娱乐支出占比、医疗卫生支出占比四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技能培训占比和医疗卫生支出占比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文教娱乐支出占比影响不显著且负向相关,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了人力资本投资确实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相应提出政策启示,为加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要注重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培训体系、增加健康投资、开放劳务市场和提高自主性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使农业转移人口从更深层次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实现我国包含经济、社会、人口等多个层面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