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莉和方方同为新写实代表作家,她们的确有许多共同点让人们把她们两人联在一起相提并论。但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很表面的东西,如果更深入地考察这两位作家,就会发现她们远不像一般人们认为的那样相象。本文试以生死观为切入点,通过对池莉与方方作品的比较分析,探讨两位女作家不同的艺术个性。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池莉和方方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的思考。池莉崇尚的是不屈不挠地活着,她笔下的人物无论在怎样艰难苦涩的日子里,都能积极乐观地活着,那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在困顿中看到了希望。但是,放弃抗争的知足常乐,多少还是让人感到有些缺憾。方方笔下的生存常常是痛苦而扭曲的,而死亡却象征着永恒的安宁和幸福。对生死的不同的思考,必然会影响到两位作家的创作,使她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较大的不同。第二部分:论述两位作家对爱情的诠释。综观池莉的作品,可以看出其爱情观的演变经过了:爱的追寻、不谈爱情到回归爱情的过程。尽管方方在访谈中表示对爱情持彻底的悲观态度,但是,细读她的作品,就会感到:对于爱情,方方仍然抱有一种执著的信仰。她的作品试图探讨死亡与爱之间的关系,把爱情放置在死亡面前,让死亡揭示爱的珍贵和价值。第三部分:比较两位作家对相同的都市生活的不同描绘。池莉充分肯定了我们这个充满物欲的时代的世俗生活,以及人物对于世俗幸福生活的积极追求,为我们展示了当今都市新贵们醉生梦死的生活,满足了小市民对富丽堂皇生活的画饼充饥的渴望及猎奇猎艳的心理。这些作品使她拥有了大量的读者同时也因意义的平淡单薄而滑向了通俗。而方方的都市题材却描写了大量病态的现象,直指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弱点,向我们描绘了一副副世事溃散的现世图景,笔锋犀利尖刻,嘲弄讽刺与批判的意味极其强烈。第四部分:阐释两位作家对知识分子的不同的态度。池莉的小说竭力宣扬的是一种生存哲学,她评判人的标准是生存能力的高低,因此,那些缺乏生存智慧和生活能力的知识分子便成为她嘲笑和奚落的对象。太过贬抑的描写只能是池莉太不了解知识分子而又有成见的反映了。而方方却“用的就是心和血”①来书写知识分子,她以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时空为背景,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形式与命运形态,她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衔接起来构成了一部知识分子的生命史、精神史。第五部分:分析两位作家各自代表的不同的价值立场:市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池莉将自己定位于“小市民”,以一种真正平等的心态与完全同在的视角书写当下的世俗生活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意义,表现日常的现实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掩盖在那些平凡、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她的平民角色认同使她本能地过分偏爱平民又囿于其中,以至忽略了对其劣根性的批判,因此带有某种反理性的情绪。而方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坚持为自己的内心而写作。即使是贫民题材,她的立场也没有改变。她审视、抗拒着日益卑琐化的现实生活,坚守着纯洁、美好的生存理想。她的作品远离“时髦”,与普通读者产生了一种疏离感,在市场上比较冷清,但是在纯文学圈子里,却有着较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