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取体内法构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模型,进行体外发酵24 h,根据pH、乳酸、挥发性脂肪酸(VFA)、组胺(HIS)、内毒素(LPS)等指标变化评价猴头菇多糖(HEP)对缓解山羊SARA的效果;分析乳酸代谢相关微生物菌群以及代谢产物浓度、酶活,以期评估HEP对缓解SARA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试验一﹕瘤胃SARA模型的建立及HEP对SARA瘤胃液体外发酵效果的评价。瘤胃酸中毒模型采用体内法,将8只山羊饲喂期按照精粗比分为4个试验期,采取前后自身对照设计;采集试验期瘤胃液,根据pH值初步判定试验Ⅳ期(日粮精粗比为8﹕2)导致SARA发生,将该试验期瘤胃液用于体外发酵,根据试验期乳酸、VFA、HIS和LPS等指标特性证实SARA模型已成功建立。体外发酵阶段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多糖添加量水平为底物质量的0、0.2%、0.4%、0.8%,各水平设4个重复。结果表明﹕HEP组在各采样时间点pH均高于对照组,且9 h、12 h、18 h和24 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减缓了pH下降;添加量0.4%、0.8%组HIS浓度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LPS浓度显著降低(P<0.05);HEP对山羊SARA有较好的缓解效果,添加量以0.4%为佳。试验二﹕HEP对SARA瘤胃液体外发酵乳酸代谢相关菌群的影响。添加HEP的SARA瘤胃液体外发酵24 h,除6 h外,0.4%、0.8%试验组牛链球菌(S.bovis)、乳酸杆菌(L.f)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埃氏巨型球菌(M.e)均高于对照组,反刍兽月型单胞菌(S.r)无明显变化;24 h时0.4%、0.8%试验组对主要乳酸产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M.e的促进作用均较强。试验三﹕HEP对SARA瘤胃液体外发酵产酸代谢产物及酶活的影响。通过SARA瘤胃液体外发酵24 h,结果表明﹕试验组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及总VFA浓度较对照组均有降低趋势,0.4%试验组的上述指标在6 h、24 h差异显著(P<0.05),该组乙酸/丙酸比值在18 h、24 h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淀粉酶(AMS)、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活性较对照组均有降低趋势,18 h、24 h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丙酮酸浓度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12 h、18 h差异显著(P<0.05);0.4%、0.8%试验组6-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1,6-果糖二磷酸(FDP)浓度在6 h、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8 h、24 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EP缓解山羊SARA的作用机理﹕当SARA发生时,HEP通过调控与酸代谢相关的AMS、HK、PFK、PK、LDH活性及FDP、丙酮酸浓度来减缓代谢产酸反应进程;在抑制乳酸产生菌生长的同时,又能促进M.e生长,减少乳酸累积,pH下降速度减缓,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降低LPS、HIS有害物质含量,乳酸代谢相关的微生物菌群数量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