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对于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生命共同体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着独特的、无法被取代的地位。湿地能改善生态环境、能加强新陈代谢、能保护地球。它珍贵却也脆弱。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湿地的研究,加强湿地保护,防止湿地逐年衰退,进一步维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运用遥感技术,对雄安新区白洋淀湿地1996-2018年十二个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处理后,得到雄安新区白洋淀湿地不同时期湿地情况数据。分析白洋淀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结合白洋淀湿地各地物类型的面积变化以及景观格局变化,讨论影响白洋淀湿地变化的驱动力。本次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对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年十二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图进行监督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目视解译修正,然后统计出每个时期的地物类型面积以及湿地、非湿地面积和占比。通过分析提取出的白洋淀湿地相关面积数据,2018年白洋淀研究区面积约352.78Km~2。本次研究将开阔水体和水生植被划分为湿地;将建设用地、耕地和水田划分为非湿地。经统计2018年湿地面积总和205.68Km~2,非湿地面积总和为147.1Km~2。1996-2018年白洋淀地区湿地面积减少75.37Km~2,开阔水体和水生植被均减少,而建设用地、耕地和水田的面积则相对增加。(2)通过对景观格局相关数据的分析和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白洋淀的景观比较多样。1996-2018年建设用地、水生植被、耕地、水田破碎化程度在逐年增加,但从总体景观结构上看,开阔水体、水生植被具有一定的整体性。随着年份的增加,白洋淀各湿地景观类型占比逐渐趋于均衡化。(3)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影响白洋淀湿地变化的驱动力,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自然因素主要从降雨量和气温两个方向分析对湿地面积的影响。人为因素主要从保定市人口,人类活动和跨区域调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发现驱使白洋淀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口增长和跨区域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