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果壳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活性物质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对AD大鼠血浆和尿液中儿茶酚胺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内容如下:采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对文冠果果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分析。利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快速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酸水解等手段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1D,2DNMR,MS)鉴定了这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O-[β-D一吡喃葡萄糖基(1—6)](3’-O-当归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6-去氧玉蕊醇C(化合物1, WGA),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3’-O-当归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21-O-乙酰基-2S-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6-去氧玉蕊醇C(化合物2,sorbifosideA),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3’-O-当归酰基-4’-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6-去氧玉蕊醇C(化合物3,sorbifoside B),玉蕊醇R1(化合物4),3-O-(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2-O-β-D-吡喃半乳糖基)-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21,22-二-O-当归酰基-玉蕊醇R1(化合物5),21,22-二-O-当归酰基-玉蕊醇R1(化合物6)和芦丁(化合物7)。其中,化合物2和3为新化合物。采用HPLC-MS法,建立了同时测定文冠果的不同部位(果壳、茎皮、茎芯、种皮、种仁花、叶子)中6个皂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进样量为5吐,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ESI源):CDL温度250℃;加热块温度200℃;雾化气(N2)流速1.5 L·min-1;检测电压1.75kv;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选择离子检测(SI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698.40(化合物1),m/z719.35(化合物2和3),m/z529.20(化合物4),m/z1163.60(化合物5),m/z693.40(化合物6)。结果表明:6个成分在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0),各成分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值分别在2.0-2.8%和1.7-2.9%范围内,方法回收率(n=9)在95.3-104.7%之间,且RSD均小于4.6%。本方法同时测定了文冠果不同部位中6个皂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果壳中含有这6种皂苷类成分且化合物2-6含量最高,不同部位中皂苷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该方法简便、准确,为文冠果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考察了文冠果果壳提取物对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采用D一半乳糖合用Ap25-35建立大鼠AD模型,并利用自发活动、Y迷宫、Morris水迷宫等进行行为学测试,海马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检查。实验结果显示,文冠果果壳提取物显著提高(P<0.05)Y迷宫实验中大鼠的自发交替反应正确率;显著缩短(P<0.05)定向游泳实验中到达安全台的潜伏期;在probe test中,显著延长D-Gal合用Ap25-35大鼠在原安全台所在象限及安全台周围10 cm范围的游泳时间和游泳距离,增加安全台穿越次数(P<0.01);海马切片形态学观察,文冠果果壳提取物给药组改善了CA1区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采用HPLC-MS法,首次建立了大鼠血浆中WGA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大鼠灌胃文冠果果壳70%乙醇提取物后WGA的药动学行为。选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源),选择正离子检测模式(SIM),以地高辛为内标,血浆经乙酸乙酯-异丙醇(1:1,v/v)液液萃取,采用甲醇-水(70:30,v/v)为流动相。WGA在10.03-1003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日内精密度RSD≤7.1%,日间精密度RSD≤11.1%,准确度RE为.8.1%-9.3%。测定了大鼠单次灌胃给予文冠果果壳提取物中WGA的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并计算了相应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死尼为2.9 h,Cmax为0.5182μg·mL-1,Tmax为1.5 h,AUCo-t为1.570μg·h-mL-1。考察了文冠果果壳提取物对AD大鼠血浆和尿液中儿茶酚胺类成分的影响。采用HPLC-FL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和尿液中5个儿茶酚胺类成分(NE, DA, E, L-DOPA, DOPAC)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ANOV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AD模型组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NE, DA, E, L-DOPA, DOPAC浓度显著(P<0.05)比空白组低;经文冠果果壳提取物干预给药组大鼠血浆和尿液中NE, DA, E, L-DOPA, DOPAC浓度明显上升,与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除血浆中E浓度外,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经石杉碱甲干预治疗的阳性组大鼠血浆和尿液中NE, DA, E, L-DOPA, DOPAC浓度,与空白组和给药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除尿液中L-DOPA浓度外,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