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Q-TOF-MS)技术探讨肝细胞癌的血清及健康受试者血清的代谢差异,寻找辅助诊断肝细胞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探索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02月期间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患者的HCC血清,所有标本均为通过病理确诊的HCC血清样本40例,同时收集健康受试者血清样本40例。利用HPLC-Q-TOF-MS技术平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Q-TOF-MS)技术探讨肝细胞癌的血清及健康受试者血清的代谢差异,寻找辅助诊断肝细胞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探索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02月期间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患者的HCC血清,所有标本均为通过病理确诊的HCC血清样本40例,同时收集健康受试者血清样本40例。利用HPLC-Q-TOF-MS技术平台对HCC血清及健康受试者血清样本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多维统计分析,采用Metaboscape 3.0软件对获得的代谢组学原始数据进行峰提取、除噪、归一化等预处理。使用Simca-P14.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变量权重值(VIP>1)及T检验(p<0.05)、差异性倍数FC>1.5的标准筛选HCC癌组和健康受试者的差异性代谢物。使用Metabo Analysis 5.0进行代谢物通路分析,寻找与HCC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1.本实验基于HPLC-Q-TOF-MS获得了HCC的代谢特征,显示了HCC血清与健康受试者血清代谢指纹存在明显差异,成功构建了用于区分HCC与健康受试者的识别模型;2.研究显示HCC组和Control组之间的血清代谢谱存在显著差异,结合VIP>1、FC>1.5,且p<0.05,筛选出83个潜在差异性代谢物。相比于Control组血清,HCC组血清中的维生素D2 3-葡糖醛酸、乙酰乙酸、L-谷氨酸、甘氨酸、Lyso PC(24:0/0:0)、胆固醇脂肪酸酯(17:1)等37种代谢产物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而HCC组中的的46种代谢产物,如视黄酰基β-葡萄糖醛酸、Lyso PC(18:1(11Z)/0:0)、Lyso PC(16:0/0:0)、甘油磷酸胆碱、L-组氨酸、丙氨酸、乳糖呈显著下降趋势。3.酮体的合成与降解、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的代谢、组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磷酸戊糖途径、丁酸酯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共11条代谢通路可能参与HCC的病理过程。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HCC病理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情况。HCC的进展过程中主要导致脂肪酸代谢、氨基酸、糖代谢、磷脂代谢等代谢途径异常。氨基酸代谢、胆碱及磷脂代谢可能参与了HCC的病理过程。研究结果为后期研究HCC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鸭羽色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重要性状,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羽色的偏爱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对于鸭羽色的研究相对与其他畜禽还比较滞后。常见的家鸭羽色主要有白羽、褐羽以及黑羽,其中导致白羽性状的致因突变已经被鉴定。本研究以主要羽色类型中的褐羽以及黑羽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成的生理基础、候选基因以及分子调控机制进行探究。相关结果如下:(1)通过组织学观察,发现在鸭黑羽毛囊中的黑色素小体数量要显著多于褐色羽毛囊。其中,
大相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高原山地与成都平原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部,被划分入国家大熊猫公园地理片区,同时作为中国特有Ⅰ级保护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的自然分布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科研价值。本研究在多次调查的基础上,对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植物区系组成、群落结构、更新现状、群落演替时期、重要值和种间联结性、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探究,综
人类和动物生活早期所经历的不良事件(如母婴隔离或早期社会隔离)会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立和维持社会联系对于社会性物种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对啮齿类进行单笼饲养会造成其社会隔离,是社会接触与社会互作的剥夺。与其它社会应激模型相比,社会隔离应激模型对实验动物的人为干扰以及物理伤害最低,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条件下精神疾病的形成过程。青春期是神经可塑性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是控制机体应激反应神经回
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主要感染幼龄大熊猫,对大熊猫的繁育、健康及野化放归带来重大威胁。因此,加强GPRV感染的监测和开发简单、快速、高灵敏度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成为防控重点。通过对GPRV血清分型的鉴定,分析其流行趋势和遗传进化规律,为疫苗的选择和研发提供基础数据。1.大熊猫轮状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对于病毒检测而言,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
川北小流域区内地势复杂,植被丰富,多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以及不合理的配置,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土壤侵蚀严重。开展小流域土壤抗蚀性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本文以研究区马柏栎混交林、马柏混交林、柏木纯林、巨桉纯林、竹林五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7个土壤抗蚀性指标,通过室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五种植被条件下土壤的抗蚀特征与颗粒特性,分析了两者间关系。在此基础上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隶属黄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感染2-3周龄的雏鸭或8周龄的小鸭,引发以浆膜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病死率极高,给鸭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本研究旨在评估9型分泌系统蛋白B739_0093是否能够作为一种保护性抗原。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RA-CH-1 B739_0093蛋白作为一种9型分泌系统蛋白的鉴定序列分
花椒(Zanthoxylum)是德昌县特色林业产业之一,但个别地区栽植多年效果不理想,存在大小年明显、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德昌县花椒产业的发展,急需找到适合的花椒优株,以此来改良当地花椒品种。因此,本研究以德昌县花椒种质资源为对象,进行花椒选优指标筛选,优树管理措施、立地条件、生长习性、结果习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的调查和测定,运用层次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花椒优树进行综合评价和决
参麦注射液,来源于古方参冬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休克以及心血管疾病,主要成分来源于人参及麦冬中的皂苷类物质,几乎不含有水溶性多糖组分,因此在参麦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会将含有多糖成分的药材作为废渣遗弃。本课题利用水提法从参麦注射液的药材废渣中得到多糖组分,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进一步将提取得到的粗多糖制备成为口服液制剂,评价口服液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结合动物实
眼动信息是指主体在从外界获取视觉信息时眼球转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研究眼动信息是研究视觉加工的有效手段,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的分析和诊断。从近年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医学领域对眼动的研究和探索从最早的对前庭功能障碍和眩晕症的诊断扩展到对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的研究。但国外内的相关研究总体来说还很薄弱,一方面研究主要针对单一病症展开,缺乏综合分析;另一方面,信息处理多采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其花为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牡丹的根可以入药,俗称丹皮,具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等功效;而牡丹种子提炼的牡丹籽油因其富含α-亚麻酸和其他多种营养元素,所以牡丹近些年被纳入新型木本油料。本试验以采用植物生态学的常规方法,于2018和2019年在四川温江成都农林科学院研究了凤丹(Paeonia ostii)的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