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克》是德国作家沃夫冈·赫尔多夫2010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来自俄罗斯的德国后期回迁移民契克和在德国土生土长的少年麦克之间的一段友谊。小说获得了2011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和2012年的汉斯·法拉达奖,此外小说还被改编成舞台剧和电影,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小说的语言颇具青少年特色,还包含移民和同性恋等多个当下热点话题,研究青少年的身份认同问题有助于窥视德国当代青少年的成长阵痛和社会现状。论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导论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主要介绍小说《契克》和作者沃夫冈·赫尔多夫,另一部分则介绍了小说《契克》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和选题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身份认同的基本理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主体性建构以及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其中自我和他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第三章则回归文本,从两位主人公在不同空间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出发,分析小说主角身份认同问题的根源,探讨了影响身份认同的一系列因素;第四章主要聚焦小说中主人公空间转换过程中的身份重构,其中重点探讨主人公麦克和契克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和转变。最后第五章则对整个论文进行总结。本论文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研究德国作家沃夫冈·赫尔多夫的长篇小说《契克》中的身份认同问题。面对身份认同危机,两位主人公将旅行作为出路,随着空间的转换,二人重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身份认同得以重新构建。两位主人公互为他者,透过对方二人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随着旅行的推进,自身的苦闷和烦恼也随着慢慢消解。本文还试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即契克是麦克想象出来的人物,是麦克为逃避现状想象出来的另一个自我,契克后来的缺席也可视作分身的毁灭,暗示着麦克的自我得到统一,身份认同得以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