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粮食安全直接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际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全球正面临着30年来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我国粮食价格出现了频繁且剧烈的波动,粮食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导致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进而影响福利的不断变化。本研究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法分析在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价格的变动趋势,结果标明:从1978-2011年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年均上涨0.64%;产销平衡区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21.79%左右。而主销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21%。而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例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69.31%上升到2011年的77.39%,年均递增0.24%;产销平衡区的比例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7.12%左右。主销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24%。我国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粮食生产价格和粮食零售价格出现了频繁且剧烈波动,总体都处于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且其波动趋势大致一样,但整体上各区域粮食零售价格波动的幅度大于粮食生产价格的波动幅度。在分区的基础上,建立了粮食供给和需求模型,估计三大区域粮食供给自价格弹性、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和自价格需求弹性,测算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的粮食自价格供给弹性系数分别为:0.280、0.230、0.06,主产区粮食供给自价格弹性大于产销平衡区粮食自价格供给弹性大于主销区自价格粮食供给弹性。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分别为:-0.264、-0.077、-0.283,粮食需求与收入呈负相关,主要是因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变得更加多元化,所以粮食的消费量被其他的多样化消费品所代替。而粮食需求的自价格弹性系数分别为:-0.169、-0.157、-0.104,也即三大区域粮食零售价格每上升10%,主产区粮食需求下降1.69%大于产销平衡区粮食需求下降1.57%大于主销区粮食需求下降1.04%。由于对福利的正确度量应该使用希克斯需求而非马歇尔需求,所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了三个区域的希克斯需求弹性系数。在对三个产区粮食供给和需求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Minot和Goletti (2000)提出的农作物价格变动的福利效应模型,对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中三大区域福利效应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粮食生产价格变动与短期和长期生产福利变动具有正向作用关系,粮食零售价格变动与短期和长期消费福利变动具有负向作用关系,但三大区域生产福利变化在总福利变化中处于主导地位。而粮食价格变动的长期福利和短期福利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且长期福利效应优于短期福利效应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不同的粮食生产区域,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粮食价格变动引起的福利效应的变化,建议政府应根据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粮食保护价格或对粮食生产实施一定价格的补贴以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性,保障粮食生产者的利益,改善粮食生产者的福利,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并应制定其他相关政策科学引导粮食生产及消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消费活动中的供需均衡,进而为我国粮食供给安全做出贡献。但同时应关注粮食价格上涨引致福利增加所导致的区域利益冲突,政府在调控粮食价格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关注主产区的利益,注意保障主产区的实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