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2015年3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3种最常见证型的分布与患者的一般情况、理化检查及慢性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了解糖尿病中医证型与慢性并发症、糖脂等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3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本科住院,参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试行)原则》辨证糖尿病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三组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358例的病例。分别记录了所有入组患者基本资料、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合并的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以“回顾性”的形式调查统计住院病历资料作为首选形式,在计算机中录入一系列相关数据,形成数据库,并对其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体现统计数据(临床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多组间比较。结果:1.35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气阴两虚证为191例(53.35%),阴阳两虚证为121例(33.79%),阴虚热盛证为46例(12.85%)。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与另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3组中医证型的患者(358例),213例为男性(59.5%),145例为女性(40.5%),男性多,女性少,比例为1.46:1;从年龄上看,阴阳两虚证组年龄最大(57.84±6.25)岁,与其余两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从病程上看,阴阳两虚证组的病程最长(7.16±3.09)年,与阴虚热盛证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3.BMI比较,阴虚热盛组(26.68±4.02)kg/m2高于其余两组;空腹血糖比较,阴阳两虚证组(12.16±1.58)mmol/L高于其余两组;餐后2小时血糖,阴虚热盛证组最高(16.26±5.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比较,阴阳两虚证组(8.39±1.52)%高于其余两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比较,阴阳两虚证组均小于其余两组。4.脂代谢指标TG、TC、HDL、LDL,三组证型比较,阴虚热盛证组的HLD-C(1.42±0.27)mmol/L、TG(5.06±0.81)mmol/L高于其余两组,阴阳两虚证组的LDL-C(3.84±0.96)mmol/L高于其余两组,气阴两虚证组的TC(5.19±0.99)mmol/L高于其余两组。5.比较所研究病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200例(55.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85例(51.7%),糖尿病肾病(DN)98例(27.4%),动脉硬化症(AS)292例(81.6%)。中医三组分型中比较,阴阳两虚证组,DPN79例(占阴阳两虚证65.2%),DR79例(占阴阳两虚证65.2%),DN40例(占阴阳两虚证33.1%),AS120例(占阴阳两虚证99.1%),发生率均高于其余两组证型。结论:1.所研究病例中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2.所研究病例中,从年龄、病程上看,阴阳两虚证年龄最大,病程最长;阴虚热盛证年龄最小,病程最短。3.所研究病例中,阴阳两虚证的糖代谢紊乱程度最重;脂代谢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最明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最明显。4.所研究病例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最多见;中医分型中阴阳两虚证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