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缓冲带是河岸水陆交界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流水质保护具有重大意义,且一直被认为是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当前滨水生境破坏、水质恶化、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植被缓冲带的生境与生态功能也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开展其修复设计策略研究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出植被缓冲带相关的研究进展;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构建出植被缓冲带的修复设计策略;通过现场调研对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杨柳河段沿岸60m范围内的植被缓冲带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植被缓冲带的修复设计,为河流生境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4种不同的植被缓冲带类型。包括自然原型(N型)、近自然生态型(E型)、综合型(C型)和人工复育型(A型),并从植被缓冲带修复与构建的目的或功能、植被结构与类型、植被原生程度、岸坡形式、景观设施建设率及生态脆弱性等方面总结出定量化的特征。(2)提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预处理措施。以减排和资源化为处理要点,选择农药喷洒与灌溉时间控制技术、有机化肥和环保农药的使用进行农业生产污染源的处理,选择垃圾分类、蚯蚓生物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进行日常生活与畜禽养殖污染源的处理。(3)提出植被缓冲带适宜类型与空间布局的确定方法。以农业非点源污染、植被缓冲带结构与植物群落等现状调查,以及对植被缓冲带类型与生态脆弱性的分析为基础确定适宜类型;植被缓冲带空间布局则依据河流两岸线型、河流两岸等高线,以及对现有植被缓冲带的保留和优化来确定。(4)以减速分流、渗透吸收、固土净化、效应强化为功能切入点,将植被类型、河岸地形(坡度、宽度)、驳岸、近岸水域等作为主要因素,从植被缓冲带的前端、中端、末端和近岸水域4个空间层次出发,构建出植被缓冲带结构的优化技术体系。前端散流结构包括草地过滤带、梢捆、灌木树篱和石头堰4种优化技术;中端渗透系统包括不同土质的植物选型、微盆地、梯级地形3种优化技术;末端驳岸形式包括“草本+灌木”型、“活枝柴笼+灌丛垫”型、“植物+石块”型3种优化技术;近岸水域辅助装置为各种类型的生态浮岛。(5)提出植被缓冲带植物群落的优化策略。以研究区内常见的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良好的自然或近自然植物群落为依据,结合结构优化技术的植物选型,构建不同类型植被缓冲带的植被参照系。(6)以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杨柳河段为植被缓冲带修复设计范围,首先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植被缓冲带受到较大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的威胁,植被缓冲带生境退化严重且生态效应不断下降,现状植被缓冲带结构形式有9种,常见植物种类51种,有典型自然与近自然陆生植物群落4种、水生植物群落6种。(7)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植被缓冲带结构优化技术体系,完成了研究区适宜的自然原型、近自然生态型和综合型植被缓冲带的修复设计,同时提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预处理措施,并对设计范围内的科研监测体系、道路设施、标识系统、基础服务设施系统、照明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