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中国英语”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学者们就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英语的定义、特点、作用等进行了研究。然而从翻译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的研究却很不充分。本文尝试从汉英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揭示中国英语与汉英翻译的紧密关系,并寻找二者相互促进和发展的途径。 中国英语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是一种使用型英语变体。从广义上讲,中国英语产生于国际规范英语对中华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描述,也源于中国人长期用英语对自己与世界的描述,它是国际英语的拓展与延伸。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核心,把中国独有的文化,语言、事物、意念等介绍给国际社会,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汉语言特色的表达方式。毫无疑问,中国英语是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产物。而从狭义上讲,中国英语指的就是通过翻译来描述中国文化的英语。 翻译是中国英语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英语的形成是跨文化翻译的产物。中国英语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渠道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文化的视野认识翻译。一般来讲,处理文化信息有两种策略:归化和异化,二者各有利弊。合理的策略选择的前提是对策略的科学认识。本文主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看待归化和异化。处理文化信息时应该首先保证语言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其次要保存原有的文化意象,达到文化再现。而能够称之为中国英语的英语首先应该是规范的英语,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是前提条件,然后是能够真实地传达中国的文化信息。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中国英语应该是汉英跨文化翻译中在语言层面上采用归化策略而在文化层面上采用异化策略的产物。 总而言之,目前对于中国英语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将中国英语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