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饮用水中嗅味事件的不断发生,水中嗅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饮用水中的异味会破坏水的感官性状,但由于致嗅物质的浓度极低(<10ng/L),从而造成异味物质定性、定量的困难。研究发现,国外饮用水中大多数嗅味物质是微生物代谢产物,如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等,其嗅阈值浓度极低,相应的国家标准限值也很低,给检测带来一定的困难。 目前对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多通过富集的预处理方式,如吹扫捕集、液液萃取、闭环捕集、开环捕集及固相萃取等,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或气相色谱/氢离子火焰检测器(GC/FID)等进行检测。但是,某些样品前处理方法往往存在操作费时、富集效率低、重现性差、易受基质干扰等缺点,从而限制了方法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前处理技术,其操作简单、快速、无需溶剂,故在环境挥发有机物分析中得到越来愈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用于分析水中嗅味物质土臭素和2-甲基异崁醇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各项实验条件。并且,阐明江苏省不同水系水源水厂供水中土嗅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分布情况,以及这类致嗅物质在水处理过程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迁移情况。 研究目的: 由于现今环境污染的加剧,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江苏省近年来饮水污染突发事件频发,甚至产生国际影响。在处理近年来江苏省突发突发水污染事件中,明确地感受到饮水污染的嗅味问题是群众最有切身感受和最为关注的,而我们往往无法明确回答水中的嗅味是如何产生的,是何种或何类物质,对健康有何影响以及该如何去除这一系列问题。为改善现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尝试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为我们将来处置越来越多的饮水污染突发事件提供可靠的依据,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饮水污染,针对确定的特征污染物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有助于解除并安抚公众的恐慌心理,有效减少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时间,避免全城停水等极端处置措施。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如下: 1.建立致嗅物质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项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的检测方法。 2.阐明江苏省不同水系水源水厂供水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分布情况。 研究方法: 1.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水中致嗅物质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进行检测。 2.江苏省不同水源类型(湖泊、江河、水库和沟塘)、不同季节的水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致嗅类物质分析。 研究结果: 1.建立致嗅物质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仪的检测方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嗅味物质的优化后实验条件是:萃取温度和解吸温度分别是65℃和260℃,萃取时间和解吸时间分别是30min和5min,搅拌子转速是600r/min,盐浓度为25%(W/V),溶液的pH为7.0。分别测定高低加标样,回收率为91%~107%,检出限(S/N=3)为0.04 ng/L,回收率为91‰104%,检出限(S/N=3)为0.13 ng/L。 2.江苏省不同水系中的GSM和2-MIB含量不同,徐州地区源水中的嗅味物质含量较低于其他地区;对无锡地区不同时期水中嗅味物质检测显示,丰水期的嗅味物质浓度高于平水期及枯水期;对典型的自来水处理方式对水中嗅味物质浓度影响的评价显示,混凝,沉淀和过滤三个阶段有利于嗅味物质浓度的降低,而消毒阶段可能干扰嗅味物质的检测,出现浓度反弹现象。 研究结论: 1.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和片段扫描法,优化实验条件,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简便、可靠,符合水中嗅味物质的测定要求。 2.四个地区的检测结果显示,江苏省各水系中嗅味物质浓度偏低,只有个别地区的某个时期嗅味物质浓度超标(大于10ng/L),末梢水中的嗅味物质浓度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