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医学的发展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机遇。许多新型肿瘤治疗方法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热疗、化疗、光动力治疗、基因治疗等,它们因具有高效、微创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单一手段的肿瘤治疗体系在疗效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开发具有多模式联合治疗功能的肿瘤治疗体系是未来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聚多巴胺具有良好的粘附性、生物相容性和高效的光热转换性能,为构建多功能肿瘤治疗体系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近几年,聚多巴胺已经广泛应用于光热治疗、药物运输等领域,是一种优秀的适合构建多功能肿瘤治疗体系的生物材料。本论文以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为核心,构建了两种具有pH敏感和肿瘤细胞靶向的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用于肿瘤的热疗-化疗联合治疗。一种是通过层层自组装修饰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部分氧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层的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PDA@(PDDA-ADA)3@PEI-FA),另一种是修饰聚乙烯亚胺和部分氧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层的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PDA@(PEI-ADA)3@PEI-FA)。其中,聚电解质层通过pH响应的席夫碱键负载抗癌药物阿霉素,其表面修饰的叶酸分子能够增强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的靶向性。本论文通过对两种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理化性能的研究,证明了两种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具有优秀的光热性能和pH响应释药性能。并通过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两种不同的载药聚电解质层结构,分析了两种载药聚电解质层性能有所差异的原因,构建了两种载药聚电解质层模型,并得出结论:PDA@(PDDA-ADA)3@PEI-FA具有结构疏松柔软的载药聚电解质层,其载药量达到6.10%±1.3%,是一种具有更高载药性能的聚多巴胺复合纳米颗粒。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以载药性能更为优秀的PDA@(PDDA-ADA)3@PEI-FA颗粒为模型,研究了其体外宫颈癌细胞杀伤效果。数据显示:PDA@(PDDA-ADA)3@PEI-FA的光热治疗和化疗效果十分显著,且热疗-化疗联合治疗优于单一的热疗或化疗治疗效果,最高达到了92%的细胞杀伤率,并且其本身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优秀的热疗-化疗联合治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