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时期,城市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成为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领域。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研究成为了学界和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我们今天看到的有关城市化的概念注释,观念主张,甚至政策导向,被演绎成了一场自上而下、规模空前的经济运动。这种发展道路使城市化发展充满了争议和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便成了政府和学界关心的问题。文章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采用田野调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梳理,较全面的呈现出肖家河村民经历的各个转型时期的生活实态,从而以期能把握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演变机制、社会流动以及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社会结构的调整。第一章作为导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相关研究趋势和研究路径、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介绍了城市化之前的肖家河。分别论述了海淀区的地理沿革、肖家河村的自然条件、风俗文化以及拆迁之前的村域经济发展情况。第三章论述了“无农时期”的肖家河村。笔者在北京市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肖家河为个案,说明了北京快速城市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介绍了肖家河村的征地、出租屋经济、上访事件等。第四章论述了肖家河社区组织结构的变迁。主要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肖家河人口、家庭以及社区内外组织的变迁情况,同时还介绍了在肖家河城市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精英们。第五章论述了肖家河社区居民的社会生活变迁,笔者分析了居民的经济生活、福利医疗、价值观念、社区意识以及心态变化。第六章作为结论和结语,在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肖家河的城市化模式及其未来发展进行分析讨论,在更宏观的层次上对中国城市化之路进行了思考。通过对以上各章的分析和论述,本文认为,肖家河在村落由城市社区转型的过程中,在经济层面上,没有有效实行以“土地换保障”为核心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将集体资产作为社区发展和建设的支柱,’从而没能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计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社区建设层面上,社区居委会组织的运作和发展保持了传统农村社区的和谐与稳定,但外来NGO作为社区组织的补充,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肖家河社区城市化发展的缺陷是城市外观与农村经济内核的不统一,经济上的市民与政治上的农民的矛盾。“城中村”的彻底改造要比“城中村”撤村改制艰难得多,因为改造不仅意味着搬迁和翻建,而且意味着集体产权的重新界定和村落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