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位处中国的边疆地区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窗口和前沿以及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还是国家战略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与此同时云南将拥有贯通中国与东南亚的泛亚铁路,将全面形成连接越南、老挝和缅甸的的铁路网络,这些于云南跨境地区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2015年7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位于勐腊境内,实施范围涉及磨憨经济开发区和勐腊镇、勐满镇、勐仑镇、勐捧镇、关累镇全境,以及勐伴镇、易武乡、象明乡、瑶区乡的部分区域,面积为4504.74平方公里。在这一背景下云南中老跨境地区勐腊县文化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治理是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涉及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问题,成为应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复杂多变问题的一个绝佳方式。本文将把视角聚焦到中老边境的跨境民族地区,对该地区的文化治理现状做实证分析,阐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通过定量的相关性分析确立影响该地区文化治理模式构建的因素,致力于构建切实可行、有推行价值的文化治理模式。在合作治理理论和善治理论的启发下,带着如何依据文化自身的规律,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各方多元协商的同时公平、公正的对文化资源、文化权利进行配置,协同实现跨境民族地区文化治理的目标。通过对中老跨境民族地区文化治理现状的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探究相互间的相关性,来证实本文提出文化治理模式构建的三个理念、三个程度以及三个支持的影响因素。三组影响因素分别对应文化意识形态、文化挖掘交流以及文化实践保障三个文化治理的维度,最后提出了三个循环圈的文化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消除了单一中心治理存在的局限性,实现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主体协同治理和处理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的合理方案,构建与三者对应的三个循环圈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形成一个治理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