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叶酸补充对婴幼儿神经发育的作用及DNA甲基化机制的出生队列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叶酸(folic acid,FA)是神经发育的重要维生素,通过一碳代谢途径参与DNA和RNA合成,以及DNA甲基化过程。本研究旨在揭示孕妇叶酸补充状况对1、3、24月龄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探讨DNA甲基化作用机制,同时为我国育龄女性合理补充叶酸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为出生队列研究,于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市1个区级妇幼保健中心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采用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收集母亲孕检、生产和产后检查记录。在产后第一次检查时回顾性收集母亲孕期叶酸补充状况,对1、3、24月龄婴幼儿进行随访,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婴幼儿神经发育水平进行评估,测查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 DQ)及五个神经行为能区(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社交)得分。回顾性收集母亲孕期叶酸补充状况,按剂量剂型分为:未补充组(Non-users)、单纯叶酸营养素补充组(FA-400μg/d)、复合微量营养素(multiple micronutrient, MMN)叶酸400μg/d补充组(MMN(FA-400μg/d))、MMN叶酸800μg/d补充组(MMN(FA-800μg/d));按补充持续时间分为:未补充组(Non-users)、孕早期即补充≤3个月组(Users≤3mo)、孕早中期即补充3~6个月组(Users 3-6 mo)、孕早中晚期即补充>6个月组(Users>6mo)。
  于孕中期(妊娠16~18周)采集孕妇静脉血,检测孕中期DNA甲基化及一碳代谢物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孕中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和S-腺苷蛋氨(S-adenosyl-methionine,SAM);ELISA法检测反映甲基化水平的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采用MethylTarget技术测定叶酸代谢基因DNA甲基化水平。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探讨孕期叶酸补充状况、孕中期一碳代谢物及DNA甲基化水平与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关系。使用IBMSPSSAmos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即路径分析,探讨孕期影响因素与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关系。所有分析结果,假设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分析孕期叶酸补充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Non-users组产妇低学历(高中/中专及以下)、低家庭月收入(<5000元)、经产、生育早产儿(<37周)的比例高于各补充组。叶酸补充剂量剂型对于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面,以Non-users组为参照,FA-400μg/d补充组、MMN(FA-400μg/d)补充组和MMN(FA-800μg/d)补充组对婴幼儿1和24月龄DQ有促进作用(P<0.05);但各补充组之间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补充持续时间对于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Users≤3mo、Users3-6mo和Users>6mo组婴幼儿1和24月龄DQ值均高于Non-users组(P<0.05);但各补充持续时间组间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剂型以及持续时间叶酸补充各组对3月龄婴儿DQ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检测母亲一碳代谢相关指标血清Hcy、血浆SAH、SAM、SAM/SAH和反映DNA甲基化水平的5mC%,分析对1月龄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浆SAM、SAM/SAH、5mC%对1月龄婴儿DQ有促进作用(P<0.05)。血浆SAM/SAH对大运动有促进作用;血清Hcy对大运动有抑制作用(P<0.05)。血浆SAM、SAM/SAH对精细运动有促进作用(P<0.05)。路径分析显示孕期叶酸补充可升高血浆SAM/SAH水平,血浆SAM/SAH对1月龄婴儿DQ有促进作用(P<0.05)。
  特定基因甲基化方面,Non-users,Users≤3mo,Users>6mo组孕中期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蛋氨酸合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蛋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 MTR)基因层面的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基因片段甲基化单倍型频率以及不同CpG位点甲基化水平方面,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差异可能与叶酸补充有关。
  结论
  孕期叶酸补充对婴幼儿1月龄及24月龄神经发育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剂量剂型及持续时间的叶酸补充对婴幼儿神经发育水平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孕期补充叶酸通过升高血浆SAM/SAH值间接促进婴儿DQ。由于血浆SAM/SAH可反映机体甲基化潜力,因此本研究提示孕期叶酸补充可能通过DNA甲基化途径对婴幼儿神经发育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院校落实实训教学工作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校学习过程中接受到更多的技能训练,保证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协助学生的实训活动开展并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为了让教学实训活动能够在中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发挥出更强大的人才培养作用,教育者必须要清晰此专业在人才实训教学的现状,如专业现状、实训建设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等,保证对应的措施更为科学、更为实际。  关键词:教学实
期刊
目的: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的疾病负担,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显示生活方式、肥胖、饮食和环境污染是影响糖尿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但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探明。循环系统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作用靶点,引起病理性改变,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作为循环系统的红细胞内重要的功能蛋白,微小的周围环境变化就会影响其分子结构、功能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血液
目的通过非暴露式气管灌注纳米铟锡氧化(Indium Tin Oxide,ITO)物染毒法建立大鼠肺泡蛋白沉积症模型,通过病理学角度验证模型的成功,从不同剂量和单一剂量不同染毒时间两个方面,研究纳米ITO对大鼠肺组织的结构损伤、氧化应激以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和变化规律,初步探讨纳米ITO引起的炎症效应及发病机制,以期找出纳米ITO中毒的关键点。方法6周龄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
研究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s blockade, ICB)治疗极大的延长了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患者的生存期。但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仅有很少的一部分病人能够从中受益。当前ICB治疗广泛应用的生物标志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患者治疗的获益程度,但是较低的回应率驱使我们寻找新的更有效的免疫治疗预测指标。
  研究方法:
  我们收集了来自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收到党员队伍中,高校作为这些青年党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培养出党性强的优秀分子,将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着入党动机不纯、政治素养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够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创新开拓教育方式,从而使学生党员拥有坚实的政治品格和较强的党性修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
期刊
目的
  随着全球超重肥胖率的持续升高,育龄期女性超重肥胖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妊娠前超重肥胖和妊娠期增重过度不仅对母体和子代的近期健康产生影响,还对子代的身体成长和神经发育产生长期影响。母亲妊娠前超重肥胖对子代神经发育影响的潜在机制仍尚未明确,继发于母体肥胖的炎症增强可能是这种关联产生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关于母亲妊娠期体重与子代特定神经发育领域的关系仍缺乏纵向研究,且缺乏对潜在机制的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3个方面:(1)通过出生队列研究探讨母亲妊娠
研究目的:本研究从小分子物质的角度出发,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外源性环境污染物、药物小分子以及内源性胆汁酸小分子,基于代谢毒理学方法研究其产生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内容和方法:1.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对UGT的抑制作用建立体外代谢酶孵育体系,检测高暴露的PAEs(DAP,DBP,DCHP,DEHP,DEP,Di BP,Di OP,Di PP,DMEP,DMP,DHP,DNP,DPP,BBOP和BB
目的
  1)通过采集孕妇的一次性随机尿以及24小时尿样,探讨一次性随机尿尿碘浓度(spot urinary iodine concentration, SpotUIC)和尿碘肌酐比值(the ratio of iodineandcreatininein spot urinesample, UI/Cr)评价孕妇碘摄入量(total iodine intake, TII)的准确性。
  2)通过采集孕妇的一次性随机尿,静脉血,并对孕妇进行甲状腺B超检测,探讨我国孕妇碘安全上限值(tolerabl
目的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致死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疾病负担。肺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生活方式与遗传风险对肺癌发生风险的具体作用需要进一步来量化。医疗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肺癌风险因素的全面认识与肺癌的精准预防提供了新的思维与机遇。本研究围绕着生活方式、遗传风险与肺癌的关联分析与防控管理,基于多源数据库来识别肺癌的关键因素,并对其进行分层分级。通过大型队列来评估生活方式因素、遗传易感性对肺癌发生风险的效应大小,以及它们的不同组
全氟类化合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新兴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同时具有极强的抗水解、抗光解、耐酸、耐碱能力。全氟类化合物疏水、疏油的特殊理化性质使其被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如一次性食品包装、炊具涂料、户外用品等消费品,以及消防泡沫、抛光剂、涂料等生产加工领域,自使用至今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该类物质可以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如土壤、水体及大气沉降物等。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会以多种方式暴露于全氟类化合物。人体外周血、脐血、甚至母乳中均可检出该类物质,其造成的健康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