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是两周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熊绎以“子男之田”,居丹阳,楚始建国,迄战国末年秦灭楚,大约八百年的楚国历史长河当中,公族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春秋时期。 本文以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为研究对象,以王国维所创之“二重证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传统文献,并充分利用近年来楚地所发现的考古资料,对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作系统、全面的分析。 兹分章介绍要点如下: 第一章,主要探讨的是两个名词:“公族”与“公室”。“公族”,是“包括有历代国君(含时君)后裔在内的亲属集团”。在前辈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公族划分为“世族公族”与“公子群”两部分。公族成员成为世族,需要获得一个专有公族氏称,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公室”部分,涉及到“公室”的定义、所囊括人员范围及“公室”与“公族”的关系等,纠正了过去学界认识当中的一些错误。 第二章,世族公族研究(上)。回顾了春秋时期楚国世族公族政治演进史,总结历代楚王所析出的世族姓氏,并着重考察了世族公族当中的斗、成二氏。内容包括斗、成二氏的族源、世系成员及其宗族兴衰史。 斗氏。依据基本史实,考证斗緡是楚君若敖熊仪之子,别封于斗,为斗氏之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整理整个斗氏世系。斗氏世族成员众多,对于斗伯比、斗强、斗御强、斗射师、斗班、斗廉等重要人物有所考辨,或提出与传统说法不同的观点,或对已有的观点进行取舍。认为“斗伯比”的真实姓名应是“斗比”,“伯”为敬称;“斗强”与“斗御强”当非一人;斗廉、斗射师、斗班三者之间关系,服虔“斗射师”即是“斗班”之说更为合理。 成氏。否定了其源于“斗氏”及清华简中所见“(裎)白(伯)”的两种观点,考证成氏当与斗氏同祖,出于楚君若敖熊仪。 春秋时期,斗、成二氏组成的若敖氏宗族,大体经历了强势执政、持续衰微及辟在郧地三个演进阶段。 第三章,世族公族研究(下)。主要考察楚国世族公族当中的屈、薳二氏,涉及屈、薳二氏的族源、世系与基本史实。 屈氏。屈氏族源,学界观点甚多,借助于史料当中“屈侯”的记载,在屈氏族源问题上,肯定了屈氏源于楚武王的传统观点。屈氏世系,从宋代学者程公说开始,将《左传》记载中的“息公子朱”确定为屈氏成员,学界广泛接受;今人又进一步认为考古材料中的“屈子赤角”即为“息公子朱”。笔者对于楚系青铜器“屈子赤角簠”进行新的解读,否定了学界“屈子赤角”即见于文献的“息公子朱”、“息公子朱”即“屈朱”的观点,藉此重新排列整个屈氏世系。屈氏世袭莫敖之官,与其宗族长期强盛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薳氏。其族源仍是一个需要新材料的不断发现来厘清的问题,目前尚难有定论。薳氏演进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宗族分化的现象,推测薳氏宗族的分化当始于楚君郏敖、灵王时期,薳子冯-蒍掩一支,为薳氏大宗;薳启强、薳罢一支,为薳氏小宗。 第四章,楚国公子群研究。首先汇总了古籍文献、考古材料中所见的楚公子、公孙,对其中一些公子、公孙所涉及的具体问题提出新的看法。如鲁成公九年《传》公子成与郑伯相会之“邓”应是蔡“邓”而非楚“邓”;借助于清华简《系年》的记载,考证《左传》记载中关于公子辰参与晋、楚弭兵之会的过程有误。其次,分析了楚公子政治演进史,重新诠释了“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这一影响楚国政局的用人措施。再者,分析了楚公子践祚易名制度的起源,蕴含,及与楚国王位继承制度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是对春秋时期楚国公族的综合研究。主要着眼于两个层面的考察:一者,是讨论以公族为基础的楚国采邑制度,分析其与中原诸国的差异所在;再者,则分析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未擅国柄的政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