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通过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经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对肝移植氧化应激分子和炎症因子影响的变化;二、通过回顾性研究本中心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手术相关指标,观察临床原位肝移植术中采用经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对DCD供肝移植肝术后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将1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七组:对照组、1小时经门静脉正灌注(IPR)组、2小时IPR组、6小时IPR组、1小时经下腔静脉逆灌注(RETR)组、2小时RETR组、6小时RETR组,对照组参照供肝手术方式,IPR组和RETR组均实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其中IPR组采用经门静脉正灌注法,RETR组采用经下腔静脉逆灌注法。对照组于取肝前留取血清检测,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留取肝脏组织检测SOD和MDA;门静脉组和逆灌注组于灌注后1小时、2小时和6小时留取血清检测TNF-α和HMGB1,留取肝脏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第二部分:收集我中心2018年1月到2019年9月行肝移植术患者4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IPR组23例和RETR组25例。观察在不同手术方式下两组病人术前年龄、性别、MELD评分,以及术后1天、2天、3天、5天和7天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的恢复情况,并检测临床供肝灌注前和灌注后供肝组织中SOD和MDA的含量。结果第一部分:IPR组SOD水平显著低于RETR组(F=16.581,P=0.001),术后各个时间点SOD水平也要显著低于RETR组(P<0.05),IPR组术后MDA水平显著高于RETR组(F=13.884,P=0.002),术后各个时间点MDA水平也要显著高于RETR组(P<0.05);IPR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RETR组(F=12.88,P=0.002),术后各个时间点TNF-α水平显著高于RETR组(P<0.05);IPR组HMGB1水平显著高于RETR组(F=30.246,P=0.000),两组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术后1小时、2小时HMGB1水平显著高于RETR组(P<0.05),术后6小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最大值在IPR组术后2小时处,最小值位于RETR组术后6小时处。第二部分:在ALT、TB和AST水平上,IPR组显著高于RETR组(P<0.05),在术后各个时间的对比上,ALT和TB水平IPR组均要显著高于RETR组(P<0.05),AST水平除术后第1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间IPR组均要显著高于RETR组(P<0.05)。在ALB、GGT和PT水平上,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对比上,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SOD和MDA水平上,IPR组和RETR组在手术前SOD和MDA水平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IPR组SOD灌注后水平显著的低于RETR组(P<0.05),IPR组MDA灌注后水平显著的高于RETR组(P<0.05)。结论1、经下腔静脉逆灌注法能使移植术后氧化应激分子和炎症因子的水平相对的减少。2、经下腔静脉逆灌注法能减轻DCD来源移植肝术后早期氧化应激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