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有关楚宗族的出土资料日益丰富,为重新审视楚国宗族史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有助于拓展许多新的思考方向和研究领域。本文共分四章,前两章探讨楚公族小宗的一些问题,认为:第一,薳氏可能出自《楚居》记载的季连次子逮仲。薳氏因速仲之后代受封,封邑薳命名,地望在今河直浙川西南。楚薳氏至少分出有三支——薳氏大宗,古文字写作(?);小宗蒍氏,古文字写作(?);小宗(?)氏,古文字写作(?)。从传世文献和楚简资料看,薳氏分出的几支是并行发展的,但其族墓地都位于今河南淅川龙城遗址以西的下寺、和尚岭及徐家岭。和尚岭M1墓主应是(?)子辛(即克黄),并非斗克黄。徐家岭墓地围绕位于最高处的主墓M9规划,其周边地势越低,墓葬的年代愈晚。第二,若敖氏包括斗氏、成氏。成氏是若敖的直系后代,并非斗氏小宗。斗氏因邑得氏,其宗邑可能在今南阳盆地偏东的唐白河流域。成氏的始封时间大概在前7世纪上半叶偏早,其宗邑可能位于汉水以东的成臼水入汉处。前605年发生的皋浒之战是楚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关于其地理进程,清代以来形成了多种说法。我们认为,若敖氏起兵地点应在南阳盆地东部,皋浒之战发生在今湖北襄阳附近的汉水南岸、万山脚下。若敖氏的覆灭对楚国政局产生重大影响,此后“公子群”、蒍氏、沈尹氏等势力相继崛起,若敖氏一族专政的局面结束。第三,屈氏可能出自《楚居》记载的屈约。屈氏因屈约之后受封,封邑即以屈命名,地望在今湖北郧县附近。屈氏在东周时期世代出任大莫敖,领有“莫敖之军”,是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第四,沈尹氏可能出自穆王,始封时间约在前六世纪上半叶。沈尹本是太室内负责祭祀和占卜的神职官员。沈尹氏因先祖沈尹子桱担任沈尹、其后代又世袭此官,因以为氏。第五,阳氏、囊氏均以楚公子之字为氏。阳氏是穆王之子王子扬的后代。简文中的(?)氏即楚阳氏,而(?)氏可能是姬姓阳国之后。囊氏是庄王之子公子贞(字子囊)之后。第六,景氏出自楚平王,以王谥为氏。救秦戎钟、崇源铜器中的“景之定”即析君公孙宁,是最早的景氏贵族之一约从威王时期开始,景氏大宗在威、怀、襄三王时期世代出任柱国一职,在楚国军事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七,昭氏出自昭王,以王谥为氏。文中复原了昭氏的早期世系,认为昭氏可能在昭王之子子良的时候已经出现,后来分派出不同宗系,多位居楚国社会的中上层。第八,悼氏出自悼王,以王谥为氏。文中复原了悼固的世系,认为悼固是悼氏旁支,地位不如(?)陵君,更不及宗子。第九,铭称“楚子某”的身份,可能是无姓、氏的下层贵族或庶民,以“楚+子某”的形式自称,也可能是未获氏的王(公)室近亲以国为氏。第三章考证了彭氏、潘氏、申(叔)氏、伍氏等楚外来贵族的一些问题:第一,彭氏是彭仲爽之后,原为彭国公族小宗。南阳西关彭氏墓地发现的五组八座墓葬,按照从北到南、年代由早到晚的序列布局。从春秋中期早段的申公彭宇到战国初年的彭启,约计彭氏八代贵族。彭氏的封邑应该在楚申县附近。第二,潘氏是己姓潘国公族小宗潘叔之后,在穆王、庄王、共王时期地位崇高。天星观M1墓主潘胜是春秋楚潘氏之后,其封地邸阳当在今湖北老河口一带。第三,申(叔)氏出自姜姓申国。仕楚的申国公族有申氏和申叔氏,前者可能与申文王有关。申(叔)氏的封邑大概在故申国附近,而申无宇食采的范邑,大概位于今河南淅川与邓州之间。第四,伍氏不属于楚公族,可能是陈公子佗(字五父)后代。伍氏又称申氏、伍子胥称申胥,或与伍氏曾食采或居住于申地有关,韦昭关于伍员在吴国受封于申、故称“申胥”的说法不可靠。第四章是对楚国宗族的综合研究。第一节讨论楚系附庸与楚外来宗族的联系问题,指出楚国武力降服周边小国后,效仿西周以来的分封形式,一方面复封其社稷和祭祀,另一方面安置属国别子在楚国任职,形成与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局面。这种政策在初期起到笼络附庸、稳定人心的效果,但在客观上延缓了楚国民族融合的步伐,不利于县制的推广和地方行政体系的稳固。第二节讨论了楚国的宗族结构和宗族政策,将东周时期划分为六个阶段,指出庄王、灵王、平王、悼王等对宗族政策的调整,目的是增强或者限制楚国同姓大族的权力,调整内部宗族结构,最终结果都没有改变“楚国第”的传统,大族政治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楚亡。第三节分析了楚国的分封制与宗族格局,认为楚国的分封制包括分封附庸诸侯和分封国内宗族两类。熊渠立三子为王,与周代嫡长子继位、支子别封的通常做法不同,不是典型的分封形式。楚国封邑制具有发展不充分(在地方行政体系所占比重较低)、封邑多分布在楚国当时的边境地带、封邑内部组织机构不发达等特点。封邑制不发达是导致楚国大量授予封君、“封君太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