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人民群众也摆脱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是过去的扶贫经验告诉我们,疾病对于脱贫成果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正是应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生。因此,本文将当前我国主抓的民生问题——大病保险和脱贫结合起来,研究大病保险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问题,这在继续巩固刚刚完成的脱贫攻坚任务的新形势下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优化方案的思路展开。首先,提出问题。本文结合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提出了“大病保险是否有助于巩固我国脱贫成果及其效果”的问题。其次,分析和解决问题。本文结合理论的分析、实践的评价和实证的验证、评估与检验,得出“大病保险有助于巩固我国脱贫成果,并且效果较好”的结论。最后,优化方案。本文基于实证验证、评估与检验过程中的结论,为强化大病保险助力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了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导论。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及内容,说明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框架与方法,并指出了文章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本章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首先梳理了有关大病、大病保险等概念的相关研究;紧接着引入贫困问题,介绍了有关大病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研究;之后是对大病保险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既包含了对相关研究工具、方法的介绍,也包含了大病保险助力实现脱贫的理论依据,如贫困理论、健康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风险理论等。该章节引出了本文的选题,同时,也提供了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章是大病保险助力巩固脱贫成果的国内外实践经验。本章采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了国内外大病保险助力巩固脱贫成果的实践情况,其中国外按照大病保险险种开展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后选取了南非、英国和美国三个代表;国内则采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对东中西部城市的划分标准,分别选取浙江省、安徽省和青海省三个代表。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大病保险均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其中,国外大病保险主要通过分层提供保障水平,扩大保险保障范围,提供保险金使用的自主性等多种方法,为群众提供额外的保险便利,帮助原有已摆脱贫困的群体避免因病而再度返贫,从而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国内大病保险主要通过调整制度的报销标准,实现居民经济负担的减轻和劳动力的加速恢复,防止原有已摆脱贫困的群体因病再度返回贫困,从而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尽管国外大病保险的部分特征我国尚且难以适应,但这也为我国大病保险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四章是大病保险助力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实证分析。本章利用了实证分析法,多角度并行,包括:基于CFPS(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利用STATA15.0,首先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大病保险助力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大病保险通过减轻家庭因病产生的经济负担和加速居民劳动力的恢复,有助于巩固我国的脱贫成果;同时,该章节也结合已有的CFPS 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三年的数据,构建缓贫程度指标,运用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法,对比计算了多个指标,其中就最重要的缓贫程度指标而言,计算结果显示,相较于只有基本医保,参与大病保险之后的缓贫程度显著提升,并趋近于1,即参保大病保险对防止疾病致贫的针对性强、缓贫效果显著,因此评估认为大病保险对助力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效果明显;进一步地,考虑到大病保险的初衷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其与贫困的话题密切相关,故而认为,大病保险对于贫困群体的关照情况也应当被考虑在内,因此,又参考已有文献,运用计量,计算了衡量大病保险的公平性指标(集中度,CI),但指标结果均为负值,即大病保险没有体现出对于贫困群体的公平,这也为制度的完善和政府在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工作中提供了方向和思路。第五章是本文的建议与展望。本章就实证验证、评估与检验过程中的结论,为强化大病保险助力巩固我国脱贫成果的效果,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同时提升大病保险的普及程度和医疗的服务水平,实现医保部门、当地政府机构和保险公司的三方联动,并结合互联网平台,加大对大病保险带来的就医利好政策的案例宣传;同时,也要督促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让医患切实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周全。二是要增强大病保险对贫困群体的倾斜力度,呼吁当地医保部门、政府和地区扶贫小组等部门结合当地居民的过去贫困状况、脱贫方式和脱贫程度等因素,考虑在按年调整大病保险对于过去的贫困群体和边缘贫困群体的报销标准的基础上,短期内再适度下调该群体的医疗报销起付线和上调报销比例。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立足于当下刚刚实现全面脱贫的新起点,从而确定选题,与时俱进;同时,本文探讨了大病保险的公平性,将主观思想转化为可视的分析结果,视角新颖。第二,研究数据的创新。本文主要运用CFPS 2018年的数据,该年份在我国基本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之后,因此,有关可行性的检验和效果的评估结果更具有时效性、代表性和说服力。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由于增加了计量分析,因此相比于以往单一的定性分析方法,本文的分析结果更具有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