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方小煤矿企业众多,滥采滥挖,导致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煤炭矿井平均生产能力不到30万吨/年,目前远没有达到规模生产的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坚持采取整顿、关闭和并购小煤矿的措施,在政府及市场的主导下,促进一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完成对地方小煤矿企业的并购重组。目前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宁夏、贵州、湖南、黑龙江等省份相继开展了相应的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不是所有企业并购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多数研究发现,企业并购的失败率在70%以上,主要原因就是并购后的整合失败。并购后整合是并购双方企业通过对战略意图、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等多方面融合,对并购后企业的资产、资源、企业能力等要素实施有效协调管理,使不同企业组成要素融合为一体,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并购的战略目标和并购双方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有效融合。企业并购后整合过程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实现并购后增值和发挥并购协同效应的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并购后整合是企业在并购行为发生后的整合行为,本论文以并购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整合阶段为研究对象,从并购后整合的机理和过程的角度,分析并购后整合的协同效应及绩效。本论文研究以协同学为基础,以煤炭企业的并购后整合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企业并购、协同学、企业核心能力、企业价值链、交易成本理论、绩效评价等理论方法对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及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从企业核心能力视角出发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的选择模型;分析了具有煤炭行业特点的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设计了整合协同体系框架,对各协同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收集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及SPSS软件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和单指标未确知测度方法设计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最后以潞安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企业并购后整合是并购双方企业通过对战略意图、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等多方面进行融合,对并购后企业的资产、资源、企业能力等要素实施有效协调管理,使不同企业的组成要素进行融合,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并购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2)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的基础是协同效应的发挥,协同效应的来源包括有形资产协同和无形资产协同两个方面,有形资产协同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协同、人力资源协同、财务协同、采购协同、销售协同及其他主要业务协同,无形资产协同主要包括文化协同、品牌协同和技术协同等。(3)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是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来源各要素通过资源的互补与替代、资源的转移与共享、资源冲突消除、学习与创新四个方面来实现。(4)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包括主体协同、组织协同、无形资产协同、和业务协同。主体协同包括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协同及各内部主体之间的协同;组织协同包括资金协同、设备协同、制度协同、信息协同等;无形资产协同包括文化协同、技术协同和品牌协同;业务协同包括财务协同、采购协同、销售协同、生产协同、安全协同等。(5)本论文从企业核心能力视角出发,基于煤炭企业价值活动特点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的具体流程,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选择模型。(6)本论文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研法及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从组织、无形资产、财务、采购、销售、生产、安全等方面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7)本论文根据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的特点,运用信息熵和单指标未确知测度方法设计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8)本论文以潞安集团的并购重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潞安集团并购后整合的模式、机制和并购绩效评价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学者们各项研究进行比较,本论文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新:(1)本论文根据煤炭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结合煤炭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的转移原理,通过运用煤炭企业并购双方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模式选择模型。(2)本论文运用波特价值链理论对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机会进行分析,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协同体系框架,对各子体系的协同机制进行了设计。(3)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收集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研法、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信息熵及单指标未确知测度方法设计了煤炭企业并购后整合绩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