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民族交往以及民族关系日益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本科三年级的部分民族在校生为对象,试图探讨:各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是否存在民族取向?如果存在民族取向,这种取向是否存在族际差别?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民族取向对个人的深层次交往有多大影响?结合日常社会交往的一般经验,本次调查选择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土家族、壮族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结构式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方法进行调查。综合考虑各民族地域分布特点、语言和文化特点、民族意识等因素,本文把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蒙古族的学生分为一组,把土家族、壮族、回族作为另一组,进行跨民族、跨专业的对比考察,同时又进行组内比较和个体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各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都存在民族取向,民族取向的产生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和语言使用习惯差异相关联。对不同民族而言,这三个影响因素的强烈程度不尽相同。此外,不同民族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民族取向存在族际差异和个体差异,而差异的产生既有特殊因素,又有共性因素。民族宗教文化是影响维族、回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大学与其他民族群体初级层次社会交往的特殊原因,而民族刻板印象尤其阻碍了维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群体的深入交往。影响各民族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共性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语言使用习惯差异,家庭教育差异,院系和专业特点不同,以及学生个体的性格与爱好的差别。中央民族大学的实地调查经验表明,族群认同的“原生论”、“工具论”和“边界论”等重要理论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有其局限性。针对上述调查发现,文章最后就更好地促进各族青年学生的交往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次调查的创新之处有三方面:第一,突破了从民族观和国家观的宏观视角考察民族关系的局限性,本次调查从各民族大学生的交往意愿和实际的社会交往状况等微观层面实证地考察各民族的族际互动和关系状况;第二,不同于传统的单个民族研究或两个民族之间对比分析,本次调查以民族和民族组为实际调查单位,考虑到民族间的族际差异进行民族组的对比分析,同时考虑到民族内部的个体差异进行民族成员之间的分析比较,试图从微观和具体经验的层面揭示族际交往的复杂性。第三,尝试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以提高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在于问卷调查技术运用不够娴熟,未能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料。此外,对各个民族群体内部的个别差异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以后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