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研究针刀松解术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于2021年06月-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骨科门诊就诊且诊断为“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针刀+运动康复)、对照组(针刺+运动康复),每组各30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模拟视觉量表(VA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研究针刀松解术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于2021年06月-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骨科门诊就诊且诊断为“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针刀+运动康复)、对照组(针刺+运动康复),每组各30例。记录治疗前后疼痛模拟视觉量表(VAS),腰痛ODI评分(ODI)和SS值,并运用SPSS 24.0从患者腰椎曲线、腰痛、腰部活动、日常生活、睡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分析后无统计学差异。VAS、ODI、SS值:治疗前两组患者资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资料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ODI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S值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两组资料治疗后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以92.9%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0.0%的有效率。结论:1.针刀松解术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针刀松解术对缓解疼痛、恢复骨盆-腰椎生理曲线效果优于针刺对照组。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丙烯腈在硫氰酸钠水溶液中聚合生产腈纶的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在线测定,根据物料和热量平衡建立了计算单体转化率的数学模型。选用IBMPC/XT为主机,WGK-03型数据处理机,根据在线巡检的工艺参数,可在线测定单体的转化率。测定值与人工分析值误差小于3%,巡检的工艺参数与仪表误差小于1%。
中医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跌仆闪挫导致腰部气血阻滞,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而引起的腰脊或脊旁两侧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中医腰痛概念涵盖了西医学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扭伤、腰肌劳损等疾病。山西中医药大学王轩教授主张方药与理筋正骨手法相结合,内调外理,标本兼治。他认为腰痛外感不外乎风、寒、湿三邪致病,又因为腰为肾之府,其病必本于肾,常因肾气亏虚,肾精不足,腰部失于濡养致病,另或因跌仆、闪挫外伤导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是康复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具体病理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张海峰主任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根据非特异性腰痛的疾病特点,认为其多是以人体体用关系失和所致。人体以一元之气为“体”,脏腑经络的外在功能为“用”。脾肾亏虚,运化失职,气化失常,气血不充,一元之气虚衰,不荣则痛,发为腰痛;气虚血瘀,阻滞经络,又或再受邪气侵犯,寒湿阻滞,不通则痛,而成本虚标实之证。张主
督灸又称铺灸、蒜泥铺灸,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消瘀散结、升阳举陷、扶阳固脱的作用,中医上常用于治疗顽痹、虚劳等。目前的研究发现,督灸在治疗腰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机制尚不明确。此文从腰痛的分类、督灸治疗的起效原因、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现状总结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学理论体系蕴含着大量心理学思想,认为七情内伤是肿瘤的重要致病因素,提倡采取“身心同调”的治疗措施。现阶段我国缺乏完善的肿瘤心理学多学科团队以及配套的医护培训体系,中医特色优势无法在肿瘤心理治疗中彰显。本文通过溯源中医对肿瘤心理的历史认知,展示基于医学人文关怀的中医临床实践现状,期待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优化并富有特色的中医心理治疗。
近年来,本团队在传承中医学整体观念、疾病观、基本治则的基础上,结合癌毒病机理论,创立针对肿瘤治疗的“抗癌复衡”理论。抗癌复衡理论强调扶正抗癌与祛邪抗癌在肿瘤治疗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治疗目标是恢复肿瘤局部与整体的平衡,即通过补益气血阴阳之亏虚,调补脏腑功能之不足,祛除特异性病邪和非特异性病邪,恢复肿瘤局部内环境和机体整体脏腑、气机、血液、津液、虚实、阴阳的平衡。“抗癌复衡”理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结
查阅文献,从减轻神经机械压迫、改善局部血供、调控疼痛敏化、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概述针刺激痛点治疗腰痛的作用机制,从而为针刺激痛点治疗腰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指出针刺激痛点治疗腰痛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结合推拿改善射击射箭运动员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射击射箭运动中心的腰痛运动员60例。以60名射击射箭腰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敷贴结合推拿)与对照组(推拿),每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以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压痛阈作为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
<正>腰痛是一种以腰背部、腰骶部疼痛为主,或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和无力等症状的综合征[1]。西医认为,腰痛病因主要与肌肉病变、神经根压迫、运动损伤、腰椎间盘退变及心理因素等有关,因其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腰痛具有副作用小、经济安全、效果明显的优势。现对中医药治疗腰痛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1中医对腰痛病因病机的认识腰痛属于中医学“痹证”“痛证”范畴。《素问·脉要精
对冯淑兰临证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针刀应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无特异性神经病变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冯淑兰针刀治疗多选用横突尖至棘突之间的区域,其提出“三点进刀,一点多向,纵疏横拨,铲拨分离”,以广泛刺激腰骶部的关节突关节等小关节,加强局部应激免疫以消除炎症。其采用“腰痛三针”针刀松解术结合独活寄生汤进行加减,以达祛风湿、补肝肾、通经络的目的。